大众文化政治研究
内容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4页 |
导论 | 第14-19页 |
第一章 基本概念与理论范式 | 第19-47页 |
第一节 大众文化概念界定 | 第19-27页 |
第二节 大众文化研究的范式:从社会分析到符号解读 | 第27-36页 |
一、从政治批判到文化批判:法兰克福学派的修正 | 第27-29页 |
二、从霸权理论到符号学:英美文化研究的转型 | 第29-33页 |
三、从分裂到复合:符号政治经济学的可能性 | 第33-36页 |
第三节 回到社会学:阶层分析与大众文化政治研究 | 第36-47页 |
一、作为意识形态的文化是经济基础的反映 | 第36-37页 |
二、80年代后中国社会阶层状况分析 | 第37-40页 |
三、新中间阶层的兴起及其文化的功能 | 第40-47页 |
第二章 商品维度的大众文化政治研究 | 第47-93页 |
第一节 文化商品化与公共性的兴起 | 第49-67页 |
一、文化商品化与公共知识分子的产生 | 第51-57页 |
二、作为文化传播者的大众传媒的产生 | 第57-61页 |
三、作为大众文化消费者的市民阶层的产生 | 第61-67页 |
第二节 文化商品化的辩证法 | 第67-73页 |
一、批判精神与消费意识的矛盾 | 第67-69页 |
二、公共空间与私人领域的矛盾 | 第69-73页 |
第三节 大众文化的符号政治经济学 | 第73-93页 |
一、政治经济学在消费社会的适用性问题 | 第73-79页 |
二、符号:作为统治的意识形态 | 第79-87页 |
三、符号:作为颠覆的意识形态 | 第87-93页 |
第三章 语言维度的大众文化政治研究 | 第93-127页 |
第一节 文化、媒介与语言:三位一体 | 第94-100页 |
一、文化媒介化与媒介文化化 | 第94-97页 |
二、媒介的历史:麦克卢汉和波斯特的划分 | 第97-99页 |
三、媒介作为语言 | 第99-100页 |
第二节 单向度:第一媒介时代的大众文化语言政治 | 第100-110页 |
一、结构主义语言学:批判理论的语境 | 第100-103页 |
二、单向度语言:马尔库塞的分析 | 第103-105页 |
三、单向度媒介:阿多诺的批判 | 第105-110页 |
第三节 互文性:第二媒介时代的大众文化语言政治 | 第110-127页 |
一、从结构主义到后结构主义:语言理论的转向 | 第110-116页 |
二、从单向度到互文性:媒介研究的深化 | 第116-119页 |
三、从文本到超文本:网络时代互文性的扩张 | 第119-127页 |
第四章 美学维度的大众文化政治研究 | 第127-162页 |
第一节 快感:大众文化的美学 | 第127-137页 |
一、美学的意识形态性 | 第127-131页 |
二、身体的遮蔽与去蔽:身体美学的兴起 | 第131-134页 |
三、从艺术美感到身体快感:消费社会的审美转向 | 第134-137页 |
第二节 快感的阶级政治 | 第137-149页 |
一、作为阶级统治的工具:快感的肯定性 | 第137-141页 |
二、作为阶级解放的工具:快感的否定性 | 第141-146页 |
三、快感政治的语境化 | 第146-149页 |
第三节 快感的性别政治 | 第149-162页 |
一、性别政治与两性关系 | 第150-158页 |
二、性别政治与民族国家 | 第158-162页 |
结语 | 第162-164页 |
参考文献 | 第164-1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