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贸易管理的国际比较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0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8页 |
·研究范围 | 第8-9页 |
·研究方法 | 第9-10页 |
第2章 出口贸易管理的界定及相关理论评述 | 第10-16页 |
·出口贸易管理的相关概念 | 第10-11页 |
·出口贸易与出口贸易管理 | 第10页 |
·对外贸易管理与出口贸易管理 | 第10-11页 |
·出口贸易管理的相关理论 | 第11-16页 |
·管理贸易政策 | 第11-13页 |
·战略性贸易政策 | 第13-15页 |
·对己有相关研究成果的评论 | 第15-16页 |
第3章 出口秩序管理的国际比较 | 第16-26页 |
·出口秩序管理 | 第16-17页 |
·出口秩序管理的内涵 | 第16页 |
·我国实施出口贸易秩序管理的背景 | 第16-17页 |
·我国的出口秩序管理 | 第17-20页 |
·出口竞争行为的管理 | 第17-18页 |
·出口程序管理 | 第18-20页 |
·中外海关通关管理的比较 | 第20-23页 |
·发达国家通关管理的现状 | 第20-22页 |
·比较与结论 | 第22-23页 |
·结论与启示 | 第23-26页 |
第4章 出口贸易救济管理的国际比较 | 第26-42页 |
·出口贸易救济管理的界定 | 第26-30页 |
·贸易救济的内涵 | 第26页 |
·出口贸易救济管理的内容 | 第26-27页 |
·中国进行出口贸易救济管理的必要性 | 第27-30页 |
·中美贸易壁垒调查制度的比较 | 第30-36页 |
·美国的贸易壁垒调查制度 | 第30-31页 |
·我国的贸易壁垒调查制度 | 第31-32页 |
·案例分析——日本紫菜贸易壁垒调查 | 第32-35页 |
·比较与结论 | 第35-36页 |
·我国与日本出口预警管理的比较 | 第36-40页 |
·日本的出口预警机制 | 第36-38页 |
·中国的出口预警管理的现状 | 第38-39页 |
·比较与结论 | 第39-40页 |
·结论与启示 | 第40-42页 |
第5章 出口管制的国际比较 | 第42-49页 |
·出口管制内涵 | 第42页 |
·出口管制的定义 | 第42页 |
·出口管制的形式 | 第42页 |
·中美出口管制的比较 | 第42-45页 |
·美国的出口管制 | 第42-44页 |
·我国的出口管制 | 第44-45页 |
·比较分析与结论 | 第45-46页 |
·美国的出口管制更多的融入多边体系中 | 第45页 |
·美国出口管制法立法层次更高 | 第45页 |
·美国进行出口管制的理由更宽泛 | 第45-46页 |
·美国对中国的技术出口管制的现状 | 第46-47页 |
·结论与启示 | 第47-49页 |
第6章 出口促进的国际比较 | 第49-58页 |
·出口促进的界定 | 第49页 |
·我国的主要出口促进政策 | 第49-53页 |
·出口信贷 | 第49-50页 |
·出口信用保险 | 第50-51页 |
·出口退税 | 第51-52页 |
·进出口商会和贸易促进机构 | 第52-53页 |
·中法的出口信用保险和出口退税制度的比较 | 第53-57页 |
·出口信用保险制度 | 第53-55页 |
·出口退税制度 | 第55-57页 |
·结论与启示 | 第57-58页 |
结束语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与课题研究 | 第61-62页 |
致谢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