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2页 |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2页 |
·研究目的 | 第12页 |
·研究意义 | 第12页 |
·文献评述 | 第12-20页 |
·公司治理理论相关文献评述 | 第12-18页 |
·管理者收益分享理论相关文献与述评 | 第18-20页 |
·文章的结构安排 | 第20-22页 |
第2章 管理者收益分享与公司治理关系的理论分析 | 第22-31页 |
·管理者收益分享的理论依据 | 第22-26页 |
·委托代理理论与管理者收益分享 | 第22-23页 |
·产权理论与管理者收益分享 | 第23-24页 |
·企业家及人力资本理论与管理者收益分享 | 第24-26页 |
·管理者收益分享的理论分析 | 第26-28页 |
·管理者收益分享激励分析 | 第26-27页 |
·管理者激励性收益分享制度的内涵分析 | 第27-28页 |
·管理者收益分享与公司治理效率关系分析 | 第28-31页 |
·管理者收益分享与企业绩效具有正相关性 | 第28-30页 |
·管理者收益分享与代理成本显著负相关性 | 第30-31页 |
第3章 我国上市公司治理与管理者收益分享现状分析 | 第31-40页 |
·我国公司治理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31-33页 |
·股权过于集中 | 第31页 |
·董事会缺乏独立性 | 第31页 |
·监事会形同虚设 | 第31-32页 |
·委托代理机制失灵 | 第32页 |
·激励约束机制不合理 | 第32页 |
·公司治理的外部环境还不健全、不完善 | 第32-33页 |
·提高我国公司治理效率的有效路径 | 第33-35页 |
·改善和优化股权结构,提高公司治理的有效性 | 第33页 |
·引入独立董事制度 | 第33-34页 |
·积极推行经理人持股,实行年薪制与股票期权相结合的激励机制 | 第34-35页 |
·管理者收益分享存在的问题 | 第35-38页 |
·管理者收益分享水平低 | 第35-36页 |
·管理者年薪和公司绩效存在弱相关关系 | 第36-37页 |
·管理者收益分享地区、企业、行业差异悬殊 | 第37页 |
·薪资结构单一 | 第37-38页 |
·管理者收益分享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38-40页 |
·缺乏系统全面的经营者行为考评指标体系 | 第38页 |
·股权结构不合理,内部人控制现象严重 | 第38-39页 |
·市场机制不完善,法律法规不健全 | 第39页 |
·报酬结构不合理,形式不具有灵活性 | 第39-40页 |
第4章 优化管理者收益分享机制促进公司治理效率的措施建议 | 第40-54页 |
·建立科学的管理者收益分享绩效评价体系 | 第40-49页 |
·管理者收益分享绩效评价的标准 | 第40-41页 |
·管理者收益分享绩效评价的基本内容 | 第41-42页 |
·管理者收益分享绩效评价模型的构建 | 第42-49页 |
·确定合理的管理层团队 | 第49-52页 |
·管理总体规模 | 第49-50页 |
·董事会规模 | 第50页 |
·管理层综合结构 | 第50-52页 |
·构建多元化的薪酬结构 | 第52-53页 |
·科学合理地确定管理者收益分享价格 | 第52-53页 |
·选择合适的收益分享激励手段 | 第53页 |
·加快建立市场化的经理人选聘机制 | 第53-54页 |
结论 | 第54-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0页 |
致谢 | 第60-61页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