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7页 |
英文摘要 | 第7-10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0-37页 |
·化学修饰电极 | 第10-19页 |
·概述 | 第10页 |
·化学修饰电极(CME)的制备 | 第10-15页 |
·化学修饰电极的表征 | 第15-17页 |
·化学修饰电极的应用 | 第17-19页 |
·碳纳米管修饰电极的制备和应用 | 第19-28页 |
·概述 | 第19页 |
·碳纳米管的制备 | 第19-21页 |
·碳纳米管的结构 | 第21页 |
·碳纳米管的纯化和功能化 | 第21-25页 |
·碳纳米管修饰电极 | 第25-28页 |
·氨基酸化学修饰电极的研究和应用 | 第28-29页 |
·氨基酸化学修饰电极的制备 | 第28-29页 |
·氨基酸化学修饰电极的应用 | 第29页 |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第29页 |
·课题来源 | 第29页 |
·参考文献 | 第29-37页 |
第二章 普鲁士蓝-多壁碳纳米管复合材料修饰电极测定过氧化氢 | 第37-49页 |
·实验部分 | 第37-38页 |
·仪器与试剂 | 第37-38页 |
·修饰电极的制备 | 第38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8-48页 |
·修饰电极的电化学表征 | 第38-39页 |
·修饰电极的紫外-可见光谱 | 第39-40页 |
·底液的选择 | 第40-41页 |
·MWCNT 用量的选择 | 第41-42页 |
·聚合圈数的选择 | 第42页 |
·电位和扫描速率对峰电流的影响 | 第42-44页 |
·修饰电极对过氧化氢的催化效应 | 第44-45页 |
·重现性和稳定性 | 第45-46页 |
·校准曲线 | 第46页 |
·干扰实验 | 第46页 |
·回收率实验 | 第46-47页 |
·样品分析 | 第47-48页 |
·结论 | 第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49页 |
第三章 水合肼在多壁碳纳米管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 | 第49-58页 |
·实验部分 | 第49-50页 |
·仪器与试剂 | 第49页 |
·修饰电极的制备 | 第49-50页 |
·实验方法 | 第50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50-56页 |
·水合肼的电化学行为 | 第50-51页 |
·底液的选择 | 第51页 |
·溶液pH的影响 | 第51-52页 |
·修饰剂用量的影响 | 第52-53页 |
·扫描速度的影响 | 第53-54页 |
·电极的重现性与稳定性 | 第54页 |
·线性范围和检出限 | 第54-55页 |
·干扰实验 | 第55页 |
·试样分析 | 第55-56页 |
·结论 | 第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8页 |
第四章 聚 L-白氨酸修饰电极同时测定 DNA 中的腺嘌呤和鸟嘌呤 | 第58-74页 |
·实验部分 | 第58-59页 |
·仪器与试剂 | 第58-59页 |
·修饰电极的制备 | 第59页 |
·DNA 样品的预处理 | 第59页 |
·实验方法 | 第59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59-72页 |
·最佳聚合条件的选择 | 第59-63页 |
·聚合底液pH 值的影响 | 第59-60页 |
·聚合电位的选择 | 第60-61页 |
·聚合扫描次数的选择 | 第61-62页 |
·L-白氨酸聚合的循环伏安曲线 | 第62-63页 |
·腺嘌呤和鸟嘌呤在修饰电极上的循环伏安特性 | 第63页 |
·修饰电极的表征 | 第63-64页 |
·测定底液的选择 | 第64页 |
·底液 pH 及扫速的影响 | 第64-66页 |
·富集时间和富集电位的影响 | 第66-67页 |
·校准曲线 | 第67-68页 |
·腺嘌呤和鸟嘌呤的同时测定 | 第68-70页 |
·干扰实验 | 第70页 |
·实际样品测定 | 第70-72页 |
·结论 | 第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4页 |
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4-75页 |
致谢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