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引言 | 第9-14页 |
研究背景 | 第9页 |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9-10页 |
研究现状评述 | 第10-12页 |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 第12-13页 |
预期的结果 | 第13-14页 |
第1章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核心是公共服务的供给 | 第14-30页 |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提出 | 第14-21页 |
·理论准备的充分 | 第14-15页 |
·实践经验的丰富 | 第15-16页 |
·历史现状的呼唤 | 第16-20页 |
·时代发展的需要 | 第20-21页 |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意涵 | 第21-22页 |
·明确的指导思想 | 第21页 |
·清晰的建设目标 | 第21页 |
·具体的实施措施 | 第21-22页 |
·和谐的发展策略 | 第22页 |
·长期的历史任务 | 第22页 |
·农村公共服务及其供给理论 | 第22-25页 |
·农村公共服务的概念 | 第22-23页 |
·近代公共服务供给理论 | 第23-25页 |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与农村公共服务 | 第25-30页 |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的分解 | 第25-26页 |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公共服务供给的重点内容 | 第26-30页 |
第2章 江西省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现状分析 | 第30-49页 |
·江西省经济社会发展概况 | 第30-33页 |
·经济运行情况 | 第30-31页 |
·产业结构 | 第31-32页 |
·人口发展状况 | 第32-33页 |
·江西省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概况 | 第33-37页 |
·农村劳动力从业情况 | 第33-34页 |
·乡镇组织情况 | 第34页 |
·农业生产情况 | 第34-36页 |
·农民收入情况 | 第36-37页 |
·江西省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水平 | 第37-46页 |
·江西省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所取得的成效 | 第37-42页 |
·江西省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水平分析 | 第42-46页 |
·江西省农村公共服务供给不足和滞后的原因 | 第46-49页 |
·地方经济实力不强,财政支持力度不够 | 第46-47页 |
·城乡二元结构体制,导致历史欠债过多 | 第47页 |
·传统供给体制瓦解,出现公共服务真空 | 第47-48页 |
·各级政府观念滞后,公共服务意识不足 | 第48-49页 |
第3章 国内外农村公共服务供给分析与启示 | 第49-61页 |
·发达国家农村公共服务供给分析 | 第49-54页 |
·美国:健全的社会化服务体系 | 第49-50页 |
·日本:强大的政府保护与支持 | 第50-52页 |
·欧盟:完善的基础设施建设 | 第52-54页 |
·韩国:精神重建与规划并重 | 第54页 |
·国内发达地区农村公共服务供给分析 | 第54-58页 |
·江苏:走农村城镇化道路 | 第55-56页 |
·上海:整合社会各种资源 | 第56-57页 |
·浙江:发展政策性农业保险 | 第57页 |
·广东:加强农村信息服务 | 第57-58页 |
·国内外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经验总结 | 第58-61页 |
·政府政策保护与资金支持相结合 | 第58-59页 |
·重视与农民最为密切的服务供给 | 第59页 |
·积极发挥农业合作组织供给作用 | 第59-61页 |
第4章 江西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公共服务供给的思考 | 第61-72页 |
·江西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公共服务供给原则 | 第61-64页 |
·坚持统筹城乡发展 | 第61-62页 |
·建设服务型政府 | 第62-63页 |
·科学制定建设规划 | 第63-64页 |
·兼顾公平与效率 | 第64页 |
·江西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公共服务供给措施 | 第64-72页 |
·切实加大财政支农力度 | 第64-65页 |
·积极创新服务供给体制 | 第65-66页 |
·建立健全政策法律体系 | 第66-67页 |
·大力发展农村合作组织 | 第67-68页 |
·构建合理服务供给结构 | 第68-70页 |
·整合调动社会各种力量 | 第70-72页 |
结束语 | 第72-73页 |
致谢 | 第73-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