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3页 |
前言 | 第13-24页 |
1.研究背景 | 第13-14页 |
2.立题依据 | 第14-15页 |
3. 灵芝多糖的研究现状 | 第15-20页 |
·灵芝多糖的结构研究现状 | 第17页 |
·灵芝多糖的生物活性 | 第17-20页 |
·抗氧化、抗衰老作用 | 第17-18页 |
·免疫调节 | 第18-19页 |
·抗肿瘤活性 | 第19页 |
·降血糖、降血脂作用 | 第19页 |
·其他作用 | 第19-20页 |
·灵芝多糖的发展与展望 | 第20页 |
4.海洋活性多糖褐藻胶的研究进展 | 第20-22页 |
·抗氧化活性 | 第20-21页 |
·免疫调节作用 | 第21页 |
·抗肿瘤作用 | 第21-22页 |
·抗凝血作用 | 第22页 |
·促生长作用 | 第22页 |
5.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22-24页 |
第一部分 灵芝多糖的提取纯化及体外抗氧化作用的研究 | 第24-66页 |
第一章 复合酶法提取灵芝粗多糖工艺的研究 | 第24-42页 |
·复合酶法提取工艺的优化 | 第24-33页 |
·材料与仪器 | 第24-25页 |
·实验方法 | 第25-27页 |
·灵芝多糖的提取工艺流程 | 第25页 |
·葡萄糖标准曲线 | 第25页 |
·灵芝多糖的多糖提取量(以葡萄糖计)测定 | 第25-26页 |
·单因素实验 | 第26页 |
·复合酶用量配比的正交实验 | 第26页 |
·复合酶最佳酶解条件的正交实验 | 第26-27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27-33页 |
·灵芝粗多糖(GLU)的提取及理化性质测定 | 第33-39页 |
·材料与仪器 | 第33页 |
·实验方法 | 第33-36页 |
·灵芝粗多糖的大提取 | 第33页 |
·分子量分布的测定 | 第33-34页 |
·单糖组成分析 | 第34-35页 |
·总糖含量的测定 | 第35页 |
·糖醛酸含量的测定(硫酸-咔唑法) | 第35页 |
·蛋白含量的测定 | 第35-36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6-39页 |
·灵芝粗多糖(GLU)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作用 | 第39-41页 |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第二章 灵芝多糖超滤分级产物的制备 | 第42-51页 |
·灵芝粗多糖GLU 的超滤分级 | 第42-43页 |
·材料与仪器 | 第42页 |
·实验方法 | 第42-43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3页 |
·分级产物GLU‐1~GLU‐3 理化性质的测定 | 第43-49页 |
·材料与仪器 | 第43-44页 |
·实验方法 | 第44页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44-49页 |
·分级产物GLU‐1~GLU‐3 对DPPH 自由基的清除作用 | 第49-50页 |
·材料与仪器 | 第49页 |
·实验方法 | 第49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9-50页 |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第三章 灵芝多糖的结构与抗氧化活性研究 | 第51-66页 |
·不同分子量灵芝多糖的分离纯化 | 第51-53页 |
·不同分子量灵芝多糖的理化性质的研究 | 第53-58页 |
·不同分子量灵芝多糖的抗氧化作用 | 第58-63页 |
·材料与仪器 | 第58-59页 |
·方法与原理 | 第59-61页 |
·对DPPH 自由基的清除作用 | 第59页 |
·对羟基自由基的清除作用 | 第59-60页 |
·对超氧自由基的清除作用 | 第60-61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61-63页 |
·抗氧化活性组分GLP-5的结构研究 | 第63-65页 |
·紫外光谱分析 | 第63页 |
·红外光谱分析 | 第63-64页 |
·核磁共振波谱分析 | 第64-65页 |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第二部分 海洋复方多糖药理作用的研究 | 第66-83页 |
第一章 样品的制备 | 第67-71页 |
·灵芝多糖原料的制备 | 第67页 |
·低分子量褐藻寡糖原料的筛选 | 第67-68页 |
·材料与仪器 | 第67页 |
·实验方法 | 第67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67-68页 |
·褐藻胶M 段、G 段的抗氧化作用 | 第67-68页 |
·不同分子量低聚甘露糖醛酸的抗氧作用 | 第68页 |
·M3000 的制备 | 第68-70页 |
本章小结 | 第70-71页 |
第二章 复方多糖体外抗氧化作用的研究 | 第71-75页 |
·对DPPH 自由基的清除作用 | 第71-72页 |
·对羟基自由基的清除作用 | 第72-73页 |
·对超氧自由基的清除作用 | 第73-74页 |
本章小结 | 第74-75页 |
第三章 复方多糖增强小鼠免疫功能的研究 | 第75-83页 |
·小鼠脏器/体重比值 | 第75-77页 |
·体液免疫功能:血清溶血素的测定 | 第77-78页 |
·细胞免疫功能:迟发型变态反应实验 | 第78-80页 |
·单核—巨噬细胞功能: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 | 第80-82页 |
本章小结 | 第82-83页 |
结论 | 第83-85页 |
参考文献 | 第85-9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