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1 绪论 | 第8-17页 |
·国内外钢筋混凝土异形柱的研究现状 | 第8-10页 |
·钢筋混凝土异形柱的特点 | 第8-9页 |
·国内外钢筋混凝土异形柱的研究现状及应用 | 第9-10页 |
·问题的提出与选题意义 | 第10-11页 |
·国内外型钢混凝土结构应用与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型钢混凝土的特点 | 第11页 |
·型钢混凝土的研究与应用 | 第11-13页 |
·型钢砼异形柱及普通钢筋砼异形柱正截面承载能力的研究 | 第13-16页 |
·型钢混凝土异形柱 | 第13-14页 |
·异形柱的正截面承载力研究 | 第14-16页 |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2 型钢混凝土异形框架柱正截面承载力试验研究 | 第17-43页 |
·试验概况 | 第17-27页 |
·试验目的 | 第17页 |
·试件的设计与制作 | 第17-23页 |
·试验的测试项目 | 第23-25页 |
·试验加载装置 | 第25页 |
·试验的加载制度及数据采集 | 第25-27页 |
·试验结果及分析 | 第27-37页 |
·破坏过程描述及破坏形态分析 | 第27-30页 |
·破坏形态分析 | 第30-32页 |
·试件破坏裂缝情况 | 第32-37页 |
·型钢混凝土异形柱试件的截面应变 | 第37-40页 |
·混凝土应变分析 | 第37-39页 |
·型钢、钢筋应变分析 | 第39-40页 |
·型钢混凝土异形柱截面的极限承载力试验值 | 第40-41页 |
·型钢混凝土异形柱单向偏压的试验证明 | 第41-42页 |
·结论 | 第42-43页 |
3 型钢混凝土异形框架柱正截面承载力理论研究 | 第43-71页 |
·概述 | 第43页 |
·SRC异形柱正截面承载力软件分析 | 第43-49页 |
·XTRACT软件介绍 | 第43页 |
·XTRACT软件分析过程 | 第43-44页 |
·XTRACT计算结果分析比较 | 第44-45页 |
·XTRACT分析的各个试件的内力变化图 | 第45-49页 |
·SRC异形柱极限承载力电算程序 | 第49-56页 |
·基本假定 | 第49-50页 |
·坐标系的建立 | 第50-51页 |
·利用数值积分法编程 | 第51-52页 |
·基本计算公式 | 第52-53页 |
·程序简介和原理 | 第53-55页 |
·计算结果分析比较 | 第55-56页 |
·SRC异形柱正截面承载力的计算 | 第56-65页 |
·轴心受压构件 | 第56-58页 |
·偏心受压 | 第58-64页 |
·计算结果分析比较 | 第64-65页 |
·型钢混凝土异形柱正截面承载力的变化规律 | 第65-70页 |
·结论 | 第70-71页 |
4 基于正截面承载能力的SRC异形柱配钢分析 | 第71-77页 |
·前言 | 第71页 |
·正截面配钢形式 | 第71-74页 |
·实腹配钢 | 第72页 |
·配角钢形式 | 第72-73页 |
·配T形型钢 | 第73-74页 |
·配槽钢型钢形式 | 第74页 |
·正截面配钢原则 | 第74-75页 |
·配钢率对SRC异形柱正截面承载力的影响 | 第75-76页 |
·结论 | 第76-77页 |
5 异形柱正截面承载力的实用设计方法初探 | 第77-81页 |
·概述 | 第77页 |
·实用设计方法 | 第77-79页 |
·利用M-N相关曲线及M_x-N_y相关曲线进行设计的方法 | 第77-78页 |
·应用叠加法进行设计 | 第78-79页 |
·结论 | 第79-81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81-82页 |
·结论 | 第81页 |
·展望 | 第81-82页 |
致谢 | 第82-83页 |
参考文献 | 第83-86页 |
附录 | 第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