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期工业城市人性化广场设计研究--以兰州市西固广场为例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1、绪论 | 第9-14页 |
·选题的背景 | 第9-10页 |
·问题的呈现 | 第9页 |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9页 |
·研究的范围及方法 | 第9-10页 |
·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论文研究的结构 | 第13-14页 |
2、转型期我国城市化进程 | 第14-24页 |
·转型期的概念解读 | 第14-17页 |
·转型期的定义 | 第14页 |
·转型期社会结构的转变 | 第14-15页 |
·转型期社会阶层分化 | 第15-16页 |
·转型期城市空间重组 | 第16-17页 |
·转型期城市化现象 | 第17-20页 |
·城市化的定义 | 第17页 |
·中国城市化特征 | 第17-18页 |
·中国城市化空间结构转变 | 第18页 |
·转型期城市化带来的负面问题 | 第18-20页 |
·转型期市民社会广场的建构 | 第20-22页 |
·市民社会 | 第20页 |
·市民社会广场 | 第20-21页 |
·市民社会广场的建构 | 第21-22页 |
·转型期城市广场建设中的问题 | 第22-24页 |
·广场与城市空间缺乏联系 | 第22页 |
·广场建设尺度过大 | 第22页 |
·广场缺乏人性关怀及文化内涵 | 第22-23页 |
·广场建设中政府职能失范 | 第23页 |
·专业设计人员缺乏广场设计的整体观念 | 第23-24页 |
3、中西方城市广场发展历程 | 第24-36页 |
·对城市广场的认识与理解 | 第24-27页 |
·相关的几个概念 | 第24-25页 |
·城市广场概念的溯源 | 第25页 |
·城市广场的分类 | 第25-26页 |
·城市广场的意义 | 第26-27页 |
·西方人性化城市广场的历史变迁 | 第27-31页 |
·古希腊与古罗马——民主政治广场 | 第28页 |
·中世纪——自然形成的人性广场 | 第28-29页 |
·文艺复兴——非生活性广场 | 第29页 |
·二十世纪初期——忽视人的心理感受 | 第29-30页 |
·本世纪中叶以来——人性化觉醒 | 第30-31页 |
·中国人性化城市广场的历史变迁 | 第31-36页 |
·中国古代广场——街道空间与市井文化 | 第31-34页 |
·中国近代广场——殖民地性质的广场 | 第34页 |
·中国现代广场——人性化设计的萌动 | 第34-36页 |
4、转型期工业城市公共空间现状分析研究 | 第36-48页 |
·新兴工业城市公共空间发展概况 | 第36-37页 |
·转型期工业城市公共空间现状问题分析 | 第37-41页 |
·城市公共空间忽视市民的基本需要 | 第37-39页 |
·城市公共空间忽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 第39-41页 |
·转型期工业城市呼唤高品质的公共空间 | 第41-44页 |
·城市公共空间高品质的涵义 | 第41-42页 |
·工业城市公共空间建设的现实意义 | 第42-44页 |
·典型工业城市公共空间品质分析 | 第44-48页 |
·嘉峪关雄关广场空间品质分析 | 第44-46页 |
·西安大雁塔北广场空间品质分析 | 第46-48页 |
5、西固广场设计中的人性关怀与文化表达 | 第48-72页 |
·西固城市公共空间现状调研分析 | 第48-51页 |
·西固概况 | 第48-49页 |
·西固公共空间现状调研分析 | 第49-51页 |
·兰州市西固广场总体规划设计 | 第51-60页 |
·项目概况 | 第51页 |
·现场条件分析 | 第51-53页 |
·设计指导思想 | 第53页 |
·总体规划设计 | 第53-60页 |
·西固广场设计中的人性关怀 | 第60-66页 |
·广场中个人空间与地域空间划分 | 第60-61页 |
·广场空间设计的私密性与公共性 | 第61-65页 |
·人的几种天性在广场设计中的体现 | 第65-66页 |
·西固广场设计中的文化呈现 | 第66-72页 |
·城市文化与城市广场 | 第67页 |
·文化关联的设计手法 | 第67-68页 |
·文化呈现的设计理念 | 第68-69页 |
·文化呈现的设计方法 | 第69-72页 |
6、转型期工业城市人性化广场设计原则探讨 | 第72-77页 |
·人性化广场设计的开放性原则 | 第72-73页 |
·开放性——现代文明的特征 | 第72页 |
·开放性——动态设计模式 | 第72页 |
·开放性——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 第72-73页 |
·人性化广场设计的地域性原则 | 第73-74页 |
·地域文脉的连续性 | 第73页 |
·地域文化的呈现性 | 第73-74页 |
·地域文化的表达元素 | 第74页 |
·人性化广场设计的生态性原则 | 第74-75页 |
·适宜的阳光照度 | 第74页 |
·注重声景观的营造 | 第74-75页 |
·丰富的自然要素 | 第75页 |
·人性化城市广场设计的时代性原则 | 第75-76页 |
·高技术、高情感倾向 | 第75页 |
·立体化、系统化发展 | 第75-76页 |
·人性化广场设计的公众参与性原则 | 第76-77页 |
·调动市民的参与性 | 第76页 |
·公众参与设计过程 | 第76-77页 |
7、结语:——走向更加人性化的城市广场设计 | 第77-79页 |
致谢 | 第79-80页 |
参考文献 | 第80-84页 |
作者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84-85页 |
附录:西固广场规划设计部分图纸 | 第85-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