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生育权行使的限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引言 | 第9-11页 |
第一章 生育权限制概述 | 第11-17页 |
一、生育权限制的法理基础 | 第11-14页 |
(一) 社会公共利益优先于个人利益 | 第11-12页 |
(二) 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的两重性 | 第12-13页 |
(三) 权利与义务的统一 | 第13页 |
(四) 权利的自由与限制 | 第13-14页 |
二、生育权限制的原则 | 第14-17页 |
(一) 生育权限制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 | 第14-15页 |
(二) 保护子女利益原则 | 第15-17页 |
第二章 被羁押人员生育权行使的限制 | 第17-23页 |
一、国外有关的立法例 | 第17-18页 |
二、被羁押人员生育权行使的理论争议 | 第18-19页 |
三、被羁押人员生育权行使受到限制的理由 | 第19-23页 |
(一) 羁押机关没有义务保证其生育权实现 | 第20页 |
(二) 被羁押人员行使生育权的前提条件不具备 | 第20-23页 |
第三章 生育方式的限制 | 第23-33页 |
一、生育权行使方式的种类 | 第23-25页 |
(一) 自然生育 | 第23页 |
(二) 人工生育 | 第23-25页 |
二、代孕生育的判例与立法 | 第25-30页 |
(一) 代孕生育的判例 | 第25-26页 |
(二) 代孕生育的立法 | 第26-30页 |
三、代孕生育的理论争议 | 第30-33页 |
(一) 肯定说 | 第30页 |
(二) 否定说 | 第30页 |
(三) 观点评析 | 第30-33页 |
第四章 生育权行使的其他限制 | 第33-38页 |
一、生育数量的限制 | 第33-34页 |
(一) 社会的发展要求限制生育数量 | 第33-34页 |
(二) 计划生育原则要求限制生育数量 | 第34页 |
二、生育时间间隔的限制 | 第34-35页 |
(一) 生育时间间隔的含义 | 第34-35页 |
(二) 我国控制时间间隔的措施 | 第35页 |
三、性别选择的限制 | 第35-38页 |
(一) 胎儿性别选择的争议 | 第35-36页 |
(二) 我国关于胎儿性别鉴定的规定 | 第36-37页 |
(三) 胎儿性别鉴定的意义 | 第37-38页 |
结语 | 第38-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1页 |
致谢 | 第41-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