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9页 |
一、问题提出 | 第9-11页 |
二、文献综述 | 第11-16页 |
三、粗放和伪粗放增长方式概念的界定 | 第16-19页 |
第二章 粗放型增长方式在现阶段不可逾越 | 第19-23页 |
第一节 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在重化工业化阶段不可逾越 | 第19-22页 |
第二节 国际分工的特点决定了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不可逾越 | 第22-23页 |
第三章 伪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的成因分析 | 第23-33页 |
第一节 中央政府同地方政府的博弈 | 第23-28页 |
第二节 地方政府投资热情的经济学分析 | 第28-33页 |
第四章 伪粗放负的外部性的表现 | 第33-52页 |
第一节 不考虑耗竭成本造成的福利损失 | 第33-37页 |
第二节 劳动力价格过低的福利损失 | 第37-41页 |
第三节 土地价格过低造成的福利损失 | 第41-44页 |
第四节 投资过度的经济学分析 | 第44-48页 |
第五节 大量利用外资的效应分析 | 第48-52页 |
第五章 减少伪粗放带来的负外部性的对策 | 第52-56页 |
一、理顺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建立科学的政绩考核目标体系 | 第52页 |
二、资源与要素价格改革,将耗竭资源隐性成本显性化 | 第52-53页 |
三、最低工资法保护农民工合法权益 | 第53-54页 |
四、调整产业结构 | 第54页 |
五、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实现外资对GPD和GNP的双重拉动作 用 | 第54-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0页 |
致谢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