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林业论文--造林学、林木育种及造林技术论文--造林计划与实施论文

西北地区退耕还林还草模式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第一章 导论第9-24页
   ·研究背景第10-17页
     ·退耕还林的历史背景第10-12页
     ·退耕还林的重大意义和作用第12-14页
     ·主要政策措施第14-16页
     ·建设目标和建设任务第16-17页
   ·研究目的意义第17-18页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8-22页
     ·国外退耕还林的历史回顾与研究现状第18-19页
     ·国内退耕还林工程研究进展第19-22页
   ·研究内容及创新点第22页
   ·研究思路和方法第22-24页
第二章 西北地区退耕还林还草工程进展第24-27页
   ·陕西退耕还林进展第24页
   ·甘肃退耕还林进展第24页
   ·宁夏退耕还林进展第24-25页
   ·青海退耕还林进展第25页
   ·新疆退耕还林进展第25-27页
第三章 西北地区退耕还林还草的生态基础及分区第27-44页
   ·生态基础第27-36页
     ·自然条件第27-34页
     ·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情况第34-36页
   ·西北地区退耕区划第36-40页
     ·西北地区自然条件地域分异规律第36-37页
     ·区划的一般原则和方法第37-40页
   ·小结第40-44页
第四章 西北地区退耕还林还草主要模式第44-63页
   ·黄土高原退耕还林还草区第44-53页
     ·陕北长城沿线风沙地退耕还灌还草区第44-45页
     ·陕北黄土丘陵沟壑退耕还林还草区第45-46页
     ·渭北黄土高原沟壑退耕还林区第46-47页
     ·关中平原农田林网建设区第47-48页
     ·陇中南部亚湿润退耕还林(灌)区第48-49页
     ·陇中北部亚干旱退耕还草(灌)区第49页
     ·银川平原农田林网建设区第49-50页
     ·盐同香山丘陵沙地退耕还灌还草区第50-51页
     ·西海固黄土高原退耕还灌还草区第51-52页
     ·青海东部黄土丘陵退耕还灌还草区第52-53页
   ·陇秦山地退耕还林区第53-55页
     ·陕南秦巴山地退耕还林区第53-55页
     ·陇南湿润山地退耕还林区第55页
   ·青藏高原封育草地建设区第55-58页
     ·青南高寒水源涵养林、草地建设区第55-56页
     ·甘南高寒水源涵养林、草地建设区第56页
     ·青藏高原冻融监督封育区第56-57页
     ·青海湖环湖退耕还草区第57-58页
   ·西部温带荒漠植被保护草地、农田、林网建设区第58-63页
     ·柴达木盆地沙漠化防治、农田林网建设区第58页
     ·河西中温带干旱区农田林网建设区第58页
     ·河西走廊西部、阿尔金山干旱荒漠植被保护区第58-59页
     ·祁连山高寒亚干旱退耕还林还草封育区第59页
     ·塔里木盆地干旱沙漠化防治、封山育林、农田林网建设区第59-60页
     ·准噶尔盆地干旱、半干旱荒漠植被保护,防护林网、草地建设区第60-61页
     ·伊梨河谷退耕还林还草封育、农田林网建设区第61-62页
     ·吐哈盆地干旱荒漠植被保护区第62-63页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第63-65页
   ·结论第63-64页
   ·讨论第64-65页
参考文献第65-68页
致谢第68-69页
作者简介第69页

论文共6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上海磁浮轨道巡检车传动系扭转振动的研究
下一篇:可穿戴计算平台的总体设计及其低功耗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