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10页 |
1 导论 | 第10-15页 |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文献综述 | 第11-13页 |
·论文研究方法、思路与框架结构设计 | 第13-14页 |
·本文研究的重点、难点 | 第14页 |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 第14-15页 |
2 企业破产相关理论 | 第15-22页 |
·罗纳德·科斯的委托-代理人和产权理论 | 第15-17页 |
·委托代理理论 | 第15-16页 |
·产权理论 | 第16-17页 |
·庇古的福利经济学 | 第17-18页 |
·凯恩斯学说 | 第18-19页 |
·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19-20页 |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 第20-22页 |
3 世界各国企业破产的实践 | 第22-36页 |
·破产及破产法的历史演变 | 第22-25页 |
·破产的概念 | 第22页 |
·破产法的历史演变 | 第22-25页 |
·灵活见长的美国破产法 | 第25-27页 |
·复杂繁琐的英国破产法 | 第27-29页 |
·保守谨慎的德国破产法 | 第29-31页 |
·国家管制色彩浓厚的法国破产法 | 第31-33页 |
·完善的日本倒产法体系 | 第33-36页 |
4 国有企业、国有资产、出资人和政府的关系 | 第36-53页 |
·市场经济功能及其缺陷 | 第36-37页 |
·政府的职能 | 第37-40页 |
·政府的主要职能 | 第37-38页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的公共职能执行和公共政策的制定 | 第38-39页 |
·政府失灵以及矫正措施 | 第39-40页 |
·国有企业以及类型 | 第40页 |
·国有企业的作用 | 第40-42页 |
·获得稳定的财政收入来源或保护弱小的民族工业 | 第40-41页 |
·纠正市场失灵,是调节经济波动的内在稳定器 | 第41页 |
·维持自然垄断的公共生产和稳定社会经济 | 第41页 |
·保护弱势群体和解决外部性问题 | 第41-42页 |
·现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 第42-50页 |
·国有资产的含义 | 第42-43页 |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回顾 | 第43-45页 |
·改革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必要性 | 第45-48页 |
·现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 第48-50页 |
·正确认识国有企业发展过程中的"进"与"退" | 第50-53页 |
5 我国国有企业破产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 第53-73页 |
·我国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破产法(试行)》和新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 | 第53-59页 |
·我国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破产法(试行)》 | 第53-55页 |
·新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 | 第55-59页 |
·国有企业政策性破产 | 第59-71页 |
·政策性破产的法律保障 | 第59页 |
·政策性破产背景 | 第59-66页 |
·政策性破产的本质 | 第66-67页 |
·全国及四川省情况 | 第67-68页 |
·政策性破产的作用 | 第68-69页 |
·政策性破产的职工安置、债务处理和资产重组 | 第69-71页 |
·国有企业依法破产 | 第71-72页 |
·政策性破产与依法破产比较 | 第72页 |
·现行破产体制下国有企业破产存在的问题 | 第72-73页 |
6 我国国有企业依法破产机制的构建 | 第73-79页 |
·当前国有企业改革面临的新形势 | 第73-74页 |
·以出资人主导的国有企业依法破产的申报机制 | 第74页 |
·规范实施的运行机制 | 第74-76页 |
·组织领导机制 | 第75页 |
·资金筹措机制 | 第75页 |
·财产处置机制 | 第75-76页 |
·维护职工权益机制 | 第76页 |
·社会保障机制 | 第76-77页 |
·维护稳定机制 | 第77-79页 |
7 我国国有企业依法破产的途径 | 第79-83页 |
·树立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观念 | 第79页 |
·构建完备的法律体系 | 第79-80页 |
·充分运用新《破产法》的有关条文 | 第80页 |
·充分利用新《破产法》第132条款,解决拖欠的职工的有关债权 | 第80页 |
·充分运用破产重整程序 | 第80页 |
·妥善解决企业破产的遗留问题 | 第80-82页 |
·坚持科学发展,促进职工的再就业 | 第82-83页 |
8 我国国有企业依法破产的措施 | 第83-86页 |
·严格按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进行破产操作 | 第83页 |
·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加强国有资产的监督和管理 | 第83页 |
·配套政策,支持国企改革 | 第83页 |
·尽快建立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体系 | 第83-84页 |
·充分发挥国有资产经营公司作用 | 第84页 |
·完善国有破产企业的社会保障制度 | 第84-85页 |
·建立企业稳定工作的长效机制 | 第85-86页 |
后记 | 第86-87页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87-90页 |
致谢 | 第9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