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法学各部门论文--刑法论文

不纯正不作为犯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0页
引言第10-12页
第一章 不作为犯罪分类第12-16页
 第一节 不作为犯的概念及分类第12-14页
  一、中外不同学者的分类第12-13页
  二、笔者赞同的分类观点第13-14页
 第二节 不纯正不作为犯与纯正不作为犯的区别第14-16页
第二章 不纯正不为犯的构成条件第16-21页
 第一节 不纯正不作为犯的概念第16-18页
  一、从实际实施犯罪的形态角度加以概括第16-17页
  二、从法律规定的形式出发来界定第17页
  三、着重不纯正不作为犯的外在表现形式第17-18页
 第二节 不纯正不作为犯的构成条件第18-21页
  一、中外学者对不纯正不作为犯构成要件的说法第18-19页
  二、笔者比较赞同的观点第19-21页
第三章 不纯正不作为犯的作为义务第21-30页
 第一节 法律明文规定的作为义务第21-22页
 第二节 职业和职务要求所产生的义务第22-24页
 第三节 法律行为(合同行为、自愿接受行为)引起的作为义务第24-25页
  一、合同行为第24-25页
  二、自愿行为第25页
 第四节 先行行为引起的作为义务第25-28页
 第五节 道德义务是否应当成为不作为犯罪作为义务的来源第28-30页
第四章 不纯正不作为犯的等价性第30-40页
 第一节 等价性理论的产生和发展第30-31页
 第二节 等价性的判断标准第31-36页
  一、刑法学界的观点第31-33页
  二、笔者赞同的观点第33-36页
   (一) 作为义务的层级程度限定——具有高度的作为义务第33-34页
   (二) 作为义务的违反程度限定——严重地违反作为义务第34-36页
 第三节 我国关于等价性的讨论第36-40页
  一、我国刑法理论背景中等价性的三种观点第36-37页
   (一) 犯罪形态等价性说第36页
   (二) 综合等价性说第36-37页
   (三) 犯罪构成等价说第37页
  二、我国不纯正不作为犯罪等价性的判断标准第37-40页
   (一) 实施不作为行为的人必须具有作为义务人的地位第37-38页
   (二) 发生了危害结果第38-39页
   (三) 不作为行为人在主观上对危害结果的发生必须是出于故意或重大过失第39-40页
第五章 不纯正不作为犯与罪刑法定原则第40-48页
 第一节 罪刑法定原则产生和发展第40-41页
 第二节 不纯正不作为犯与罪刑法定原则第41-48页
  一、刑法学界的两种观点第42-45页
   (一) 处罚不纯正不作为犯罪违背罪刑法定原则第42-44页
   (二) 处罚不纯正不作为犯罪不违背罪刑法定原则第44-45页
  二、我国刑法学界对于不纯正不作为犯与罪刑法定原则冲突的研究第45-48页
第六章 不纯正不作为犯的立法研究第48-52页
 第一节 明确立法的必要性第48页
 第二节 当今世界上各国(地区)对不纯正不作为犯的处理方法的几种类型第48-50页
 第三节 关于不纯正不作为犯的立法建议第50-52页
结语第52-53页
参考文献第53-57页
 专著类第53-54页
 论文类第54-57页
致谢第57页

论文共5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sip的语音服务器架构设计及上层业务实现
下一篇:基于63位M序列的扩频通讯系统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