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物理化学(理论化学)、化学物理学论文

单氧代羧酸及硅酸互变异构反应的理论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8页
第一章 序言第8-15页
   ·质子转移的互变异构反应简介第8-9页
   ·溶剂化效应简介第9-11页
     ·PCM 模型和超分子-连续介质模型第9-11页
     ·QM-MM 模型第11页
   ·分子的键能第11-13页
 参考文献第13-15页
第二章 单氧代羧酸互变异构反应的理论研究第15-31页
   ·引言第15-18页
   ·计算方法第18-19页
   ·结果与讨论第19-27页
     ·通过分子内质子直接转移方式的异构第19-23页
       ·参与直接异构过程的所有物质的几何结构第19-21页
       ·异构反应的能量第21-23页
       ·异构反应的过渡态第23页
     ·通过有溶剂分子参与的单氧代羧酸的异构第23-27页
       ·参与异构过程的所有物质的几何结构和能量第23-25页
       ·电荷分析和溶剂效应第25-26页
       ·异构过程的过渡态第26-27页
   ·结论第27-28页
 参考文献第28-31页
第三章 单氧代硅酸互变异构反应的理论研究第31-46页
   ·引言第31-33页
   ·计算方法第33-34页
   ·结果与讨论第34-44页
     ·通过分子内质子直接转移方式的异构第34-40页
       ·参与直接异构过程的所有物质的几何结构第34-35页
       ·异构反应的能量第35-39页
       ·异构反应的过渡态第39-40页
     ·通过有溶剂分子参与的单氧代硅酸的异构第40-44页
       ·参与异构过程的所有物质的几何结构和能量第40-41页
       ·电荷分析和溶剂效应第41-43页
       ·异构反应的过渡态第43-44页
   ·结论第44-46页
参考文献第46-48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第48-49页
致谢第49-50页

论文共5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川中丘陵区紫色土有机碳分布、储量及影响因素--以内江市为例
下一篇:当代高技建筑的表皮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