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中丘陵区紫色土有机碳分布、储量及影响因素--以内江市为例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0页 |
| 1 前言 | 第10-12页 |
| 2 文献综述 | 第12-25页 |
| ·有机碳组分的研究 | 第12-13页 |
| ·土壤有机碳空间分布的研究 | 第13-15页 |
| ·土壤团聚体中有机碳的分布 | 第13-14页 |
| ·土壤剖面中有机碳的分布 | 第14-15页 |
| ·区域尺度下有机碳的分布 | 第15页 |
| ·土壤有机碳储量的研究 | 第15-20页 |
| ·不同尺度下有机碳储量 | 第15-17页 |
| ·计算方法 | 第17-20页 |
| ·影响因素的研究 | 第20-25页 |
| ·自然影响因素 | 第21-23页 |
| ·社会经济因素 | 第23-25页 |
| 3 材料与方法 | 第25-32页 |
| ·研究目标 | 第25页 |
| ·研究区概况 | 第25-26页 |
| ·自然资源状况 | 第25-26页 |
| ·社会经济状况 | 第26页 |
| ·研究内容 | 第26-27页 |
| ·技术路线 | 第27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27-32页 |
| ·样品采集 | 第27-28页 |
| ·样品分析与计算 | 第28-29页 |
| ·数据的采集 | 第29页 |
| ·土壤图件 | 第29-30页 |
| ·土壤剖面有机碳密度的估算 | 第30页 |
| ·土壤性质对比方法 | 第30-32页 |
| 4 研究结果与讨论 | 第32-57页 |
| ·土壤有机碳分布 | 第32-47页 |
| ·总有机碳的分布 | 第32-34页 |
| ·易氧化有机碳的分布 | 第34-38页 |
| ·颗粒有机碳的分布 | 第38-41页 |
| ·土壤全氮的分布 | 第41-45页 |
| ·土壤颗粒组成及团聚体分布 | 第45-47页 |
| ·土壤有机碳密度与储量 | 第47-54页 |
| ·土壤类型与有机碳储量的关系 | 第47页 |
| ·有机碳丰度指数的计算 | 第47页 |
| ·研究区土壤有机碳密度和储量估算 | 第47-53页 |
| ·研究区土壤有机碳分布 | 第53-54页 |
| ·影响有机碳分布与储量的因素 | 第54-57页 |
| ·土壤总有机碳与活性有机碳的关系 | 第54-55页 |
| ·土壤总有机碳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关系 | 第55-56页 |
| ·土地利用方式与坡位对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影响 | 第56-57页 |
| 5 结论与结语 | 第57-61页 |
| ·结论 | 第57-58页 |
| ·提高有机碳储量的政策与措施 | 第58-61页 |
| 6 拟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 第61-62页 |
| 参考文献 | 第62-64页 |
| 致谢 | 第64-65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或待刊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