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交通运输经济论文--陆路、公路运输经济论文--中国陆路、公路运输经济论文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农村公路供给问题研究

中文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0页
1 绪论第10-13页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第10-11页
     ·研究背景第10-11页
     ·研究意义第11页
   ·论文的思路及框架第11-12页
   ·本文的创新点第12-13页
2 农村公路概述第13-23页
   ·农村公路的概念界定第13-14页
   ·农村公路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第14-19页
     ·农村公路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地位第14页
     ·农村公路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第14-19页
   ·我国农村公路供给现状第19-23页
     ·农村公路建设取得的成就第19页
     ·农村公路供给中存在的问题第19-23页
3 农村公路的性质分析第23-31页
   ·有关公共物品供给的一般理论第23-27页
     ·公共物品概念第23页
     ·国外公共物品供给理论第23-25页
     ·国内公共物品供给理论第25-27页
   ·农村公路的特点第27-28页
   ·农村公路的性质第28-31页
4 农村公路供给的途径分析及主体选择第31-48页
   ·农村公路供给的途径第31-33页
     ·政府供给第31-32页
     ·社会自愿供给第32页
     ·市场供给第32-33页
   ·政府作为农村公路供给主体的理由分析第33-36页
     ·政府介入才能消除准公共物品的“搭便车”问题第33-34页
     ·政府介入才能调节好准公共物品生产的产量与价格第34页
     ·农村公路网的正溢出效应跟政府目标与政绩的一致性第34-35页
     ·自愿供给和市场供给的有限性第35-36页
   ·政府供给农村公路的事权划分及供给能力分析第36-44页
     ·各层次农村公路属性定位第36页
     ·各级政府在农村公路供给中的事权划分第36-40页
     ·各级政府的供给能力分析第40-43页
     ·小结第43-44页
   ·政府供给农村公路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第44-46页
     ·两个“有限性”导致供给效率低下第44-45页
     ·“事权”与“财权”不对等配置使得供给短缺第45页
     ·缺乏有效的供给决策机制造成供求失衡第45-46页
   ·构建可持续农村公路供给制度的政策建议第46-48页
     ·明确供给边界,理顺供给责任第46页
     ·深化财税制度改革,转变供给制度第46-47页
     ·建立农民需求的偏好表达机制,改革供给决策方式第47页
     ·改革干部评议制度第47-48页
5 对农村公路供给的再思考第48-51页
   ·强调政府供给主体的同时,注意发挥群众的积极性第48-49页
   ·强调农村公路供给的同时,加强对农村公路的养护管理工作第49-50页
   ·强调农村公路供给的同时,处理好建路与运输的衔接第50-51页
6 结论第51-52页
参考文献第52-54页
作者简历第54-56页
学位论文数据集第56页

论文共5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日本自由职业者激增的社会原因与对策
下一篇:辽宁网通IPTV业务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