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劳动经济论文--世界各国劳动经济概况论文--中国论文--劳动力论文

中国劳动力市场雇用岐视研究

内容提要第1-8页
ABSTRACT第8-21页
第一章 导论第21-29页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第21-24页
  1 理论意义第21-22页
  2 实践意义第22-24页
 第二节 研究方法和框架第24-27页
  1 研究方法第24-25页
  2 研究框架第25-27页
 第三节 创新与局限性第27-29页
  1 本文创新之处第27-28页
  2 局限性第28-29页
第二章 劳动力市场歧视理论文献综述第29-56页
 第一节 劳动力市场雇用歧视及其相关概念的界定第29-34页
  1 关于歧视第29-30页
  2 关于劳动力市场歧视第30-32页
  3 关于劳动力市场雇用歧视第32-34页
 第二节 国外劳动力市场歧视理论的形成和发展第34-51页
  1 早期的歧视理论第34-36页
  2 新古典经济学歧视理论第36-43页
  3 统计性歧视理论第43-44页
  4 非竞争性歧视模型第44-48页
  5 对国外歧视理论的总结第48-51页
 第三节 国内劳动力市场歧视理论研究综述第51-56页
  1 研究文献介绍第51-54页
  2 对研究现状的评价第54-56页
第三章 雇用与中国劳动力市场运行现状第56-77页
 第一节 劳动力市场基本模型第56-62页
  1 劳动力需求的基本模型第56-59页
  2 劳动力供给模型第59-62页
 第二节 劳动力市场的运行机制第62-66页
  1 劳动力市场的特征第62-64页
  2 劳动力市场运行机制的内容第64-66页
 第三节 中国劳动力市场运行的特征第66-77页
  1 传统体制下的劳动力配置方式第66-68页
  2 中国劳动力市场运行的特征第68-77页
第四章 雇用歧视在中国劳动力市场的实证分析第77-127页
 第一节 对调查样本情况的介绍第77-86页
  1 调查设计第77-79页
  2 研究方法第79页
  3 研究假设第79页
  4 样本特征描述第79-84页
  5 关于调查问卷的信度和效度第84-86页
 第二节 雇用歧视行为程度测量第86-103页
  1 判定企业雇用歧视行为存在的标准第86-87页
  2 对劳动力市场存在雇用歧视的描述第87-97页
  3 大学毕业生市场歧视行为特点分析第97-100页
  4 雇用歧视行为程度测量第100-103页
 第三节 雇用歧视行为测量模型第103-127页
  1 相关分析第103-107页
  2 交叉分组频数分析第107-123页
  3 雇用歧视行为测量模型第123-127页
第五章 雇用歧视在中国劳动力市场的理论分析第127-160页
 第一节 雇用歧视产生的成因分析第127-139页
  1 社会方面第127-133页
  2 经济方面第133-137页
  3 心理方面第137-139页
 第二节 雇用歧视行为对当前劳动力市场运行的影响第139-148页
  1 对需求方的影响第141-142页
  2 对供给方的影响第142-145页
  3 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第145-148页
 第三节 中国劳动力市场中的政府行为与雇用歧视第148-160页
  1 政府干预劳动力市场的原因第148-150页
  2 政府在劳动力市场的干预方式第150-151页
  3 政府干预与雇用歧视第151-160页
第六章 研究结论及对策探讨第160-174页
 第一节 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第160-164页
  1 传统体制下劳动力配置方式的特征第160页
  2 中国劳动力市场运行的特征第160页
  3 对雇用歧视行为是否存在的实证分析第160-161页
  4 对雇用歧视行为存在程度的测量第161页
  5 对雇用歧视行为测量模型的建立第161-163页
  6 雇用歧视行为成因分析第163页
  7 雇用歧视行为对当前劳动力市场运行的影响第163-164页
  8 政府干预对雇用歧视行为的影响第164页
 第二节 对策探讨第164-172页
  1 政府方面第164-168页
  2 需求者方面第168-171页
  3 供给者方面第171-172页
 第三节 研究展望第172-174页
  1 关于其他种类的歧视认定问题第172-173页
  2 关于尚未纳入研究范围的歧视行为问题第173页
  3 关于对雇用歧视行为做动态研究问题第173-174页
参考文献第174-179页
附录A第179-185页
附录B第185-189页
附录C第189-194页
附录D第194-199页
致谢第199-201页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201页

论文共20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社会保障储备基金投资问题研究
下一篇:中国城镇居民收入差距适度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