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专用网的组播技术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7页 |
·课题背景 | 第11-12页 |
·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VPN 的组播方案 | 第12-13页 |
·当前研究热点 | 第13-14页 |
·高可用组播技术 | 第14页 |
·论文的主要工作 | 第14-15页 |
·文章结构和主要章节内容 | 第15-17页 |
第二章 组播和虚拟专用网综述 | 第17-29页 |
·组播概述 | 第17-22页 |
·组播分布树 | 第17-18页 |
·组播协议 | 第18-21页 |
·PIM-SM 相关术语 | 第18-19页 |
·PIM-SM 消息类型 | 第19页 |
·PIM-SM 路由信息表 | 第19-20页 |
·组播分布树的建立 | 第20-21页 |
·PIM-SSM 协议 | 第21页 |
·组播报文的转发 | 第21-22页 |
·BGP/MPLS VPN 概述 | 第22-29页 |
·VPN | 第22-23页 |
·MPLS | 第23-24页 |
·MPLS 对VPN 的意义 | 第23页 |
·MPLS 的实现 | 第23-24页 |
·BGP | 第24-26页 |
·BGP 对VPN 的意义 | 第24页 |
·BGP 协议基本操作 | 第24-25页 |
·BGP 扩展团体属性 | 第25-26页 |
·BGP 多协议扩展 | 第26页 |
·BGP/MPLS VPN | 第26-29页 |
·路由发布 | 第27-28页 |
·数据转发 | 第28-29页 |
第三章 组播虚拟专用网方案的研究 | 第29-41页 |
·可扩性和最优性分析 | 第29-31页 |
·ROSEN 方案 | 第31-35页 |
·总体方案概述 | 第31-32页 |
·控制平面:PIM | 第32-34页 |
·PE 的自动发现 | 第32页 |
·default MDT | 第32-33页 |
·data MDT | 第33-34页 |
·方案性能分析 | 第34-35页 |
·NG MVPN 方案 | 第35-39页 |
·总体方案概述 | 第35-36页 |
·控制平面:扩展的MP-BGP | 第36-38页 |
·PE 的自动发现 | 第36页 |
·C 网络组播路由的分发 | 第36-38页 |
·VPN 数据流和组播隧道的绑定 | 第38页 |
·方案性能分析 | 第38-39页 |
·方案对比 | 第39-40页 |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第四章 组播虚拟专用网间互联技术的研究与实现 | 第41-64页 |
·实现原理 | 第42-44页 |
·问题分析 | 第42-43页 |
·解决方案 | 第43-44页 |
·详细设计 | 第44-55页 |
·模块分析 | 第44-45页 |
·控制平面 | 第45-54页 |
·数据结构设计 | 第45-47页 |
·中间MVRF 选择 | 第47-51页 |
·外联网接口的创建 | 第51-53页 |
·RPF 过程 | 第53页 |
·成员加入 | 第53-54页 |
·转发层面 | 第54-55页 |
·数据结构设计 | 第54页 |
·数据转发 | 第54-55页 |
·功能测试 | 第55-63页 |
·测试环境 | 第55-57页 |
·测试方案 | 第57-59页 |
·测试结果 | 第59-63页 |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第五章 高可用组播技术的研究 | 第64-77页 |
·研究背景 | 第64-67页 |
·ForCES 路由器架构 | 第64-65页 |
·组播高可用性分析 | 第65-67页 |
·详细设计 | 第67-73页 |
·设计原理 | 第69-73页 |
·RR 模块 | 第71-72页 |
·HR 模块 | 第72-73页 |
·性能分析 | 第73-76页 |
·协议状态的恢复 | 第73-75页 |
·控制转发状态同步 | 第75-76页 |
·本章小结 | 第76-77页 |
第六章 总结和展望 | 第77-78页 |
致谢 | 第78-79页 |
参考文献 | 第79-82页 |
个人简历 | 第82-83页 |
攻硕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83-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