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地质学论文--地球化学论文--生物地球化学、气体地球化学论文

峨眉山LIP事件在乐康剖面的沉积地球化学记录及其与生物灭绝关系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第一章、序论第9-15页
 第一节、研究思路和选题意义第9-12页
 第二节、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第12-13页
 第三节、研究成果与认识第13-14页
 第四节、完成工作量统计第14-15页
第二章、区域地质背景第15-22页
 第一节、区域地层构造背景第15-20页
  一、构造特征第15-17页
   ·、边界断裂第16-17页
   ·、盆地内部断裂第17页
  二、地层特征第17-19页
  三、盆地构造演化第19-20页
 第二节、区域火山作用第20页
 第三节、中晚二叠世区域沉积特征第20-22页
第三章、剖面介绍及其沉积特征第22-34页
 第一节、剖面介绍第22-26页
  一、乐康P2/P3剖面第22-24页
  二、乐康P/T剖面介绍第24-26页
 第二节、剖面岩石类型第26-29页
  一、碳酸盐岩第26-27页
  二、硅质岩第27-28页
  三、火山碎屑岩第28页
  四、粘土岩第28-29页
 第三节、剖面沉积特征和沉积演化第29-32页
  一、剖面分析第29页
  二、沉积相和沉积环境第29-30页
  三、沉积演化第30-32页
 第四节、火山碎屑岩成分特征第32-34页
第四章、剖面沉积地球化学特征第34-60页
 第一节 样品的采集和分析方法第34-35页
 第二节、剖面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第35-45页
  一、P_2/P_3界线剖面岩石地球化学特征第35-40页
   1、常量元素第35-36页
   2、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第36-37页
   3、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第37-40页
   ·、火山碎屑岩(包括凝灰质岩石)稀土元素特征第39-40页
   ·、其他样品稀土元素特征第40页
  二、P/T界线剖面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第40-45页
   1、常量元素特征第40-41页
   2、微量元素特征第41-42页
   3、稀土元素特征第42-45页
 第三节、火山碎屑岩源区特征第45-60页
  一、主量元素的源区示踪第45页
  二、微量元素的源区示踪第45-48页
  三、稀土元素的源区示踪第48-60页
第五章、剖面中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第60-70页
 第一节、碳稳定同位素原理第60页
 第二节、地质历史时期碳同位素特征第60-61页
 第三节、样品的采集和实验流程第61-62页
 第四节、剖面碳同位素地球化学组成第62-70页
  一、P_2/P_3界线碳同位素特征及意义第62-66页
  二、P/T界线碳同位素特征及意义第66-70页
第六章、峨眉山LIP与生物灭绝间的耦合关系第70-78页
 第一节、黔南桂北中晚二叠世时序对比第70-73页
  一、桂西北晚二叠世火山岩特征第70-72页
  二、与乐康剖面的时序对比第72-73页
 第二节、晚二叠世生物灭绝和峨眉山LIP事件第73-78页
  一、晚二叠世生物灭绝与成因机制第73-75页
  二、峨眉山地幔柱和晚二叠世生物灭绝第75-78页
   ·峨眉山LIP与Guadalupian末期生物灭绝第75-76页
   ·峨眉山LIP与P/T末期生物灭绝第76-78页
结论第78-80页
参考文献第80-92页
已发表和待发表的论文第92-93页
致谢第93-94页
声明第94页

论文共9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张华与太康诗风演化之研究
下一篇:水稻茎秆性状的相关与配合力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