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目录 | 第7-10页 |
第一章、引言 | 第10-19页 |
第一节、选题依据及研究内容 | 第11-17页 |
一、选题来源 | 第11-13页 |
二、研究进展及存在问题 | 第13-16页 |
三、研究目标及意义 | 第16-17页 |
第二节、研究内容及经费支持 | 第17-19页 |
一、研究内容 | 第17页 |
二、经费支持及工作量 | 第17-19页 |
第二章、铊元素地球化学及铅同位素示踪 | 第19-34页 |
第一节、铊的元素地球化学 | 第19-24页 |
一、铊的物理化学性质 | 第19页 |
二、铊在地壳(矿床)、岩石中的分布及存在形式 | 第19-20页 |
三、铊在土壤中的分布和迁移 | 第20-22页 |
四、铊在水体中的分布及化学行为 | 第22-23页 |
五、铊的应用及铊的生态环境危害 | 第23-24页 |
第二节、铅元素地球化学及铅同位素示踪 | 第24-30页 |
一、铅元素地球化学 | 第24-25页 |
二、铅同位素示踪基本原理 | 第25-26页 |
三、元素-铅同位素示踪在重金属污染中的研究实例 | 第26-30页 |
第三节、元素-铅同位素示踪在本研究中的可行性分析 | 第30-34页 |
一、铊的元素地球化学性质及其与铅的伴生关系 | 第30-31页 |
二、研究区土壤中铊、铅的污染来源及污染特征 | 第31页 |
三、矿区样品铅同位素组成特征 | 第31-34页 |
第三章、样品的采集及试验分析方法 | 第34-45页 |
第一节、研究区地球化学背景概况及样品采集 | 第34-36页 |
一、研究区概况 | 第34-35页 |
二、样品采集 | 第35-36页 |
第二节、样品的理化性质分析 | 第36页 |
第三节、样品中铊等微量元素分析 | 第36-38页 |
第四节、样品的形态分析 | 第38-42页 |
一、土壤重金属形态分析方法 | 第38-39页 |
二、Tessier形态分析方法及本次实验流程 | 第39-42页 |
第五节、样品的铅同位素分析 | 第42-45页 |
一、铅同位素样品制备 | 第42-44页 |
二、铅同位素质谱测定 | 第44-45页 |
第四章、土壤中铊污染特征及迁移行为 | 第45-63页 |
第一节、研究区土壤的理化性质 | 第45-47页 |
第二节、土壤中铊总量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 | 第47-54页 |
一、土壤中铊总量分布特征 | 第47-50页 |
二、土壤的理化性质与铊分布相关性分析 | 第50-54页 |
第三节、土壤中铊存在形态及其迁移行为 | 第54-63页 |
一、土壤中铊存在形态 | 第54-61页 |
二、铊污染物在土壤中迁移的影响因素 | 第61-63页 |
第五章、土壤中铊污染的铅同位素示踪 | 第63-71页 |
第一节、研究区样品中铅与铊的相关性分析 | 第63-65页 |
一、土壤中铅与其它重金属间的相关性计算 | 第63-64页 |
二、铅与铊的相关性分析 | 第64-65页 |
第二节、研究区样品铅同位素的组成特征 | 第65-69页 |
一、样品铅同位素测定结果 | 第65页 |
二、样品铅同位素组成特征 | 第65-69页 |
第三节、土壤中铅同位素变化特征对土壤铊污染研究的启示 | 第69-71页 |
第六章、矿区土壤中铊污染评价及其防治对策 | 第71-81页 |
第一节、土壤中铊污染评价及治理的必要性 | 第71-72页 |
第二节、土壤中重金属污染评价方法 | 第72-75页 |
第三节、研究区土壤中铊的污染评价 | 第75-80页 |
一、地累积指数评价方法 | 第75-77页 |
二、富集指数法 | 第77-80页 |
第四节、土壤中铊污染预防及治理 | 第80-81页 |
一、土壤中铊污染的预防措施 | 第80页 |
二、土壤中铊污染的治理措施 | 第80-81页 |
结论及研究展望 | 第81-83页 |
参考文献 | 第83-92页 |
硕士期间(待)发表学术 | 第92-93页 |
表目录 | 第93-94页 |
图目录 | 第94-95页 |
致谢 | 第95-97页 |
声明 | 第9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