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园林植物构成的文化社会学解读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1 绪论 | 第8-12页 |
·研究背景 | 第8页 |
·研究现状 | 第8-10页 |
·艺术美学 | 第8-9页 |
·植物文化 | 第9-10页 |
·存在的问题 | 第10-11页 |
·研究的范围界定 | 第11页 |
·目的和意义 | 第11-12页 |
2 总体方案设计 | 第12-15页 |
·概念阐释 | 第12页 |
·文化社会学 | 第12页 |
·文化模式 | 第12页 |
·文化整合 | 第12页 |
·研究方法 | 第12-14页 |
·系统分析法 | 第12页 |
·实例分析法 | 第12-13页 |
·文化社会学方法论的借鉴 | 第13-14页 |
·论文研究框架 | 第14-15页 |
3 中国传统园林植物构成的文化模式的形成 | 第15-30页 |
·造园主体的文化选择 | 第15-22页 |
·园主的社会属性对植物构成的影响 | 第15-21页 |
·园主的个人喜好对植物构成的影响 | 第21-22页 |
·造园客体的文化选择 | 第22-28页 |
·地理环境对植物构成的影响 | 第22-23页 |
·“程式”对植物构成的影响 | 第23-24页 |
·民俗对植物构成的影响 | 第24-26页 |
·社会制度对植物构成的影响 | 第26-28页 |
·文化模式的形成 | 第28页 |
·形成的文化模式与社会环境的关系 | 第28-29页 |
·“天生适应” | 第28-29页 |
·“天生对立” | 第29页 |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4 中国传统园林植物构成的文化模式的整合 | 第30-39页 |
·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改造 | 第30-32页 |
·对传统文化的取舍 | 第30-32页 |
·传统文化的取舍对植物构成的影响 | 第32页 |
·对外来文化的调整和融合 | 第32-37页 |
·佛教与植物象征文化 | 第33-36页 |
·其他外来文化的影响 | 第36-37页 |
·文化模式的整合 | 第37页 |
·整合的文化模式与社会环境的关系 | 第37页 |
·“经济型”文化模式 | 第37页 |
·“文化型”文化模式 | 第37页 |
·本章小结 | 第37-39页 |
结论 | 第39-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3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43-44页 |
致谢 | 第44-45页 |
独创性声明 | 第45页 |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 第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