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正解毒散及其超微粉在人工感染IBD鸡体内药动学特征研究
摘要 | 第1-11页 |
ABSTRACT | 第11-13页 |
1 前言 | 第13-23页 |
·中药药代动力学 | 第13-17页 |
·超微粉技术 | 第17-20页 |
·扶正解毒散的研究现状 | 第20-21页 |
·相对生物利用度 | 第21-22页 |
·本试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22-23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3-29页 |
·试验材料 | 第23-25页 |
·试验方法 | 第25-28页 |
·数据处理 | 第28-29页 |
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29-39页 |
·HPLC 法的精密度测定 | 第29页 |
·HPLC 法线性范围的测定 | 第29-30页 |
·HPLC 法回收率的测定 | 第30页 |
·HPLC 法最低检测限 | 第30页 |
·蒽酮-硫酸比色法多糖线性范围的测定 | 第30-31页 |
·蒽酮-硫酸比色法精密度测定 | 第31-32页 |
·蒽酮-硫酸比色法稳定性测定 | 第32页 |
·蒽酮-硫酸比色法回收率测定 | 第32页 |
·鸡内服扶正解毒散散剂后的血浆药代动力学特征 | 第32-35页 |
·鸡内服超微粉扶正解毒散后的血浆药代动力学特征 | 第35-37页 |
·扶正解毒散超微粉制剂的相对生物利用度 | 第37-39页 |
4 讨论 | 第39-48页 |
·试验条件与方法的选择 | 第39-42页 |
·扶正解毒散中有效成分的选择 | 第42-43页 |
·鸡内服扶正解毒散散剂后的药代动力学特征 | 第43-44页 |
·鸡内服超微粉扶正解毒散后的药代动力学特征 | 第44-45页 |
·两种剂型在鸡体内的药动学特征的比较 | 第45-46页 |
·给药方案的确定 | 第46-48页 |
5 结论 | 第48-49页 |
致谢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4页 |
附录 | 第54-56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