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10页 |
Abstract | 第10-12页 |
1 文献综述 | 第12-25页 |
·伪狂犬病病原学 | 第12-13页 |
·伪狂犬病流行病学 | 第13-15页 |
·众多的传播途径和方式 | 第14页 |
·流行特点与发展趋势 | 第14-15页 |
·伪狂犬病毒(PRV)的潜伏感染 | 第15-16页 |
·PRV潜伏感染的建立,维持与激活 | 第15页 |
·PRV潜伏感染的相关基因 | 第15-16页 |
·RNA干扰技术 | 第16-21页 |
·RNA干扰技术的原理 | 第17-18页 |
·RNA干扰技术的特点 | 第18-20页 |
·RNA干扰技术的研究方法 | 第20-21页 |
·RNA干扰分子的设计 | 第20页 |
·siRNA的合成 | 第20-21页 |
·RNA干扰技术的应用及研究展望 | 第21-25页 |
·基因功能研究 | 第21-22页 |
·抗病毒作用 | 第22-23页 |
·基因治疗的新手段 | 第23页 |
·全基因组基因功能扫描 | 第23-24页 |
·蛋白质功能的研究 | 第24页 |
·展望 | 第24-25页 |
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25-26页 |
3 伪狂犬病毒EP0基因的原核表达与抗体制备 | 第26-37页 |
·材料和方法 | 第26-32页 |
·材料 | 第26-29页 |
·菌株 | 第26页 |
·酶及主要试剂 | 第26页 |
·质粒抽提相关溶液 | 第26-27页 |
·包涵体制备相关溶液 | 第27页 |
·ELISA缓冲液 | 第27-28页 |
·SDS-PAGE和Western-blot相关溶液 | 第28页 |
·实验动物 | 第28-29页 |
·方法 | 第29-32页 |
·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 第29页 |
·质粒的转化 | 第29页 |
·重组质粒的鉴定 | 第29页 |
·质粒的小量制备 | 第29-30页 |
·大肠杆菌BL21(DE3)的诱导表达与样本处理 | 第30页 |
·SDS-PAGE电泳 | 第30页 |
·不溶性包涵体的制备 | 第30-31页 |
·ELISA最佳包被浓度的确定(方阵滴定) | 第31页 |
·ELISA的操作步骤 | 第31页 |
·EP0抗体的制备 | 第31-32页 |
·Western-blot | 第32页 |
·结果 | 第32-35页 |
·pET-EP0重组质粒酶切产物的鉴定 | 第32-33页 |
·pET-EP0表达产物的鉴定 | 第33-35页 |
·SDS-PAGE分析 | 第33-34页 |
·ELISA检测 | 第34页 |
·Western-blot分析 | 第34-35页 |
·讨论 | 第35-37页 |
·免疫原的制备 | 第35页 |
·免疫程序 | 第35页 |
·抗体质量 | 第35-37页 |
4 特异性抑制EP0基因表达的siRNA分子的合成与筛选 | 第37-47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37-42页 |
·菌株、细胞和质粒 | 第37-38页 |
·工具酶和试剂 | 第38页 |
·方法 | 第38-42页 |
·DNA重组技术(DNA酶切、连接) | 第38-39页 |
·连接产物的转化 | 第39页 |
·重组质粒的鉴定 | 第39页 |
·质粒的大量制备(碱裂解法)及PEG纯化 | 第39页 |
·siRNA模板的设计、合成和表达质粒的构建 | 第39-40页 |
·重组质粒pEP0-EGFP的构建 | 第40-41页 |
·细胞培养与共转染 | 第41页 |
·流式细胞仪检测 | 第41页 |
·半定量RT-PCR | 第41-42页 |
·结果 | 第42-44页 |
·siRNA分子的设计、合成与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42页 |
·pEP0-EGFP的构建 | 第42页 |
·siRNAs对EP0基因表达的影响 | 第42-44页 |
·讨论 | 第44-47页 |
5 EP0基因特异性siRNA分子对伪狂犬病毒复制的影响 | 第47-55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47-51页 |
·细胞、病毒和质粒 | 第47页 |
·工具酶和试剂 | 第47页 |
·IBRS-2细胞的复苏及培养 | 第47-48页 |
·细胞转染 | 第48页 |
·PRV的增殖方法 | 第48页 |
·PRV组织培养半数感染量(TCID_(50))的测定 | 第48-49页 |
·病毒RNA的提取 | 第49页 |
·RT-PCR | 第49-50页 |
·Western-blot | 第50-51页 |
·结果 | 第51-53页 |
·siRNAs对PRV感染力水平的影响 | 第51-52页 |
·mRNA水平siRNAs干扰作用的影响 | 第52页 |
·蛋白质水平siRNAs干扰作用的影响 | 第52-53页 |
·讨论 | 第53-55页 |
6 小结与展望 | 第55-57页 |
·EP0抗体的制备 | 第55页 |
·特异干扰EP0基因的siRNAs分子的合成和筛选 | 第55页 |
·筛选出的siRNAs对PRV复制和EP0基因的表达有干扰作用 | 第55页 |
·RNA干扰技术在病毒研究中的展望 | 第55-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4页 |
致谢 | 第64-65页 |
附录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