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章 绪论 | 第1-18页 |
| ·论文的主题和选题的范围 | 第8-14页 |
| ·连续刚构桥及其特点 | 第8-9页 |
| ·连续刚构桥的施工控制目的及其重要性 | 第9-10页 |
| ·施工控制的内容和方法 | 第10-12页 |
| ·影响施工控制效果的因素 | 第12-14页 |
| ·对本论文研究主要范围内已有文献的评述 | 第14-17页 |
| ·悬臂施工对桥梁发展的影响 | 第14-15页 |
| ·连续刚构桥的历史和现状 | 第15页 |
| ·施工监测和控制的发展 | 第15-17页 |
|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 第二章 施工监控中的结构分析方法 | 第18-30页 |
| ·前言 | 第18页 |
| ·现有的结构计算方法简述 | 第18-19页 |
| ·正装计算法(简称正算法) | 第18-19页 |
| ·倒装计算法(简称倒拆法) | 第19页 |
| ·无应力状态计算法 | 第19页 |
| ·倒拆法与正算法的本质及其优缺点 | 第19-24页 |
| ·倒拆法的本质及其优缺点 | 第19-22页 |
| ·正算法的本质及其优缺点 | 第22-23页 |
| ·正算法的缺点 | 第23-24页 |
| ·倒拆法与正算法的比较 | 第24-30页 |
| ·工程概况 | 第26-28页 |
| ·建模概述 | 第28-30页 |
| 第三章 桥梁施工控制误差调整理论及参数识别与状态预测 | 第30-44页 |
| ·概述 | 第30-31页 |
| ·桥梁施工控制的影响因素 | 第31-32页 |
| ·施工控制误差调整理论和分析方法 | 第32-39页 |
| ·参数识别与状态预测 | 第39-42页 |
| ·结构状态识别与后期预测 | 第42-44页 |
| 第四章 伊犁河大桥系统参数识别 | 第44-51页 |
| ·待辨参数的确定 | 第44页 |
| ·系统参数敏感性分析 | 第44-47页 |
| ·混凝土容重γ敏感性分析 | 第45页 |
| ·混凝土弹性模量E敏感性分析 | 第45-46页 |
| ·管道摩擦系数μ敏感性分析 | 第46页 |
| ·管道偏差系数k敏感性分析 | 第46-47页 |
| ·系统参数估计 | 第47-50页 |
| ·混凝土容重的测量 | 第47-48页 |
| ·混凝土弹性模量的测量 | 第48页 |
| ·C50混凝土收缩徐变参数的确定 | 第48页 |
| ·预应力损失参数的确定 | 第48-49页 |
| ·挂篮荷载-变形关系测试 | 第49-50页 |
|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 第五章 伊犁河大桥标高与应力监控研究 | 第51-66页 |
| ·伊犁河大桥标高的监测与控制 | 第51-55页 |
| ·标高控制原理 | 第51-52页 |
| ·立模标高的确定 | 第52-53页 |
| ·标高控制实施 | 第53-54页 |
| ·标高控制结果分析 | 第54-55页 |
| ·伊犁河大桥施工应力的监测 | 第55-66页 |
| ·监测元件(传感器)类型 | 第56页 |
| ·监测截面及测点布置 | 第56-59页 |
| ·应力测试的误差分析 | 第59-60页 |
| ·应力测试阶段 | 第60页 |
| ·应力测试结果分析 | 第60-66页 |
| 第六章结束语 | 第66-68页 |
| ·结论 | 第66页 |
|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66-68页 |
| 参考文献 | 第68-70页 |
| 致谢 | 第70-71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