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绪论 | 第1-17页 |
·建筑节能的概念及标准 | 第8-10页 |
·建筑节能的概念 | 第8-9页 |
·二十一世纪建筑节能标准 | 第9-10页 |
·研究建筑节能的意义 | 第10-15页 |
·能源和环保问题是建筑节能提出的前提 | 第10-12页 |
·建筑节能是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 | 第12-14页 |
·促进建筑节能科学技术迅速进步 | 第14-15页 |
·研究的内容 | 第15-17页 |
第2章 国内外建筑节能的发展状况与东北地区现状分析 | 第17-34页 |
·国外发达国家建筑节能现状和发展趋势 | 第17-24页 |
·美国建筑节能的情况 | 第17-20页 |
·德国建筑节能的情况 | 第20-22页 |
·国外建筑节能的发展趋势 | 第22-24页 |
·我国建筑节能现状和发展趋势 | 第24-27页 |
·我国的能源结构与建筑能耗 | 第24-26页 |
·建筑节能工作取得初步成效 | 第26-27页 |
·我国建筑节能发展趋势 | 第27页 |
·东北地区建筑节能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 第27-32页 |
·东北地区建筑特点 | 第27-28页 |
·东北地区建筑节能现状 | 第28-29页 |
·东北地区建筑节能存在的问题 | 第29-32页 |
·本章小结 | 第32-34页 |
第3章 东北地区建筑节能的前提 | 第34-39页 |
·明确供热体制改革的主体 | 第34-35页 |
·加快对供热收费政策的研究 | 第35-36页 |
·对热计量收费前提条件的政策研究 | 第36页 |
·对既有建筑制定相关改革政策 | 第36-37页 |
·解决城市低收入群体的冬季供热问题 | 第37-39页 |
第4章 东北地区建筑节能的政策措施 | 第39-44页 |
·加强宣传教育工作 | 第39页 |
·鼓励地方政府出台地方性法规 | 第39-40页 |
·加强建筑节能技术的推广工作 | 第40页 |
·加强建筑工程执行节能强制性标准的监管工作 | 第40-42页 |
·将建筑节能专项检查制度化 | 第42页 |
·制定合理的热价和收费办法 | 第42-43页 |
·制定经济鼓励政策 | 第43-44页 |
第5章 东北地区建筑节能的技术措施 | 第44-60页 |
·东北地区建筑节能技术的发展趋势和主要措施 | 第44-46页 |
·东北地区建筑节能技术的发展趋势 | 第44-45页 |
·东北地区建筑节能的主要技术措施 | 第45-46页 |
·建筑物自身的节能措施 | 第46-51页 |
·节能建筑规划设计 | 第46-47页 |
·增强建筑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性能 | 第47-50页 |
·节能建筑的标准 | 第50-51页 |
·供热系统节能技术措施 | 第51-57页 |
·降低系统的设计负荷 | 第51-53页 |
·热源的节能 | 第53页 |
·提高供热系统的能效 | 第53-54页 |
·提高集中供热系统的节能控制技术 | 第54-55页 |
·供热系统的计量 | 第55-57页 |
·运行管理节能技术措施 | 第57-58页 |
·合理的用能计费制度 | 第57页 |
·合理的管路系统的维护 | 第57-58页 |
·合理设定设备的启动和停止的时间 | 第58页 |
·本章小结 | 第58-60页 |
结论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4页 |
摘要 | 第64-67页 |
ABSTRACT | 第67-70页 |
致谢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