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超声检测的轮箍缺陷模糊模式识别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8-12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8-9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1-12页 |
第二章 轮箍超声横波探伤原理及实验 | 第12-33页 |
·超声横波探伤原理 | 第12-15页 |
·一般超声探伤方法概述 | 第12-14页 |
·超声脉冲反射法原理 | 第14-15页 |
·本研究采用的轮箍超声检测原理 | 第15页 |
·超声探头设计与声场计算 | 第15-24页 |
·超声探头的设计与参数 | 第15-18页 |
·超声探头的声场计算与测试 | 第18-24页 |
·轮箍横波探伤实验 | 第24-32页 |
·各种缺陷回波波形特点 | 第24-27页 |
·五个人工伤孔的部位与参数 | 第27-29页 |
·探头扫查过程中五个人工伤孔回波幅度变化规律 | 第29-32页 |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第三章 模糊模式识别理论 | 第33-42页 |
·模糊模式识别基本概念 | 第33-35页 |
·模糊模式识别基本方法 | 第35-36页 |
·模糊聚类分析方法 | 第36-41页 |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第四章 基于频谱特征的模糊聚类与模糊识别 | 第42-51页 |
·傅立叶变换基本原理 | 第43-44页 |
·FFT变换提取频域特征 | 第44-46页 |
·模糊聚类方法建立五个缺陷典型子集 | 第46-48页 |
·模糊识别实验结果 | 第48-49页 |
·本章小结 | 第49-51页 |
第五章 基于小波分析与幅度谱特征的模糊模式识别 | 第51-65页 |
·小波变换概念及特点 | 第51-54页 |
·连续小波变换 | 第51-52页 |
·离散小波变换 | 第52-54页 |
·提取信号 CWT变换的幅度谱特征 | 第54-60页 |
·模糊聚类识别结果 | 第60-64页 |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65-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0页 |
发表文章目录 | 第70-71页 |
致谢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