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伦理学(道德哲学)论文--伦理学理论与方法论论文--伦理学与其他科学的关系论文

农村弱势群体共享社会发展成果的伦理探究

中文摘要第1-7页
英文摘要第7-9页
引言第9-12页
1. 农村弱势群体共享社会发展成果是一个重大的伦理实践问题第12-26页
   ·弱势群体与农村弱势群体概说第12-18页
     ·弱势群体与农村弱势群体的界定第12-13页
     ·农村弱势群体的基本特征第13-15页
     ·农村弱势群体与农村现代化第15-18页
   ·农村弱势群体未能共享社会发展成果的伦理分析第18-23页
     ·农民利益表达机制和利益实现机制的缺失第18-19页
     ·主体道德精神和自主能力的缺失第19-21页
     ·社会关注效率与忽视公平所带来的影响第21-23页
   ·农村弱势群体共享社会发展成果的道德意义第23-26页
     ·农村弱势群体共享社会发展成果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第23-24页
     ·农村弱势群体共享发展成果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第24-25页
     ·农村弱势群体共享发展成果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基本标志第25-26页
2. 农村弱势群体共享社会发展成果必须坚持的道德原则规范第26-43页
   ·农村弱势群体共享社会发展成果应当遵循的伦理原则第26-32页
     ·公正原则第26-28页
     ·平等原则第28-30页
     ·诚信原则第30-32页
   ·农村弱势群体共享社会发展成果实践的伦理规范第32-37页
     ·个体的伦理规范第33-35页
     ·政府的伦理规范第35-36页
     ·社会的伦理规范第36-37页
   ·农村弱势群体共享社会发展成果实践的德性诉求第37-43页
     ·主体德性第38-39页
     ·组织德性第39-40页
     ·制度德性第40-43页
3. 农村弱势群体共享社会发展成果是当代伦理建设的重要环节第43-60页
   ·增强农村弱势群体共享社会发展成果的伦理意识第43-47页
     ·自强不息的主体性意识第43-44页
     ·艰苦奋斗的创造性意识第44-45页
     ·各得其所的共同发展意识第45-47页
   ·完善农村弱势群体共享社会发展成果的伦理制度第47-54页
     ·建立健全农村弱势群体的利益表达机制和实现机制第47-49页
     ·建立健全惠及农村弱势群体的社会保障制度第49-51页
     ·建立激励多元主体参与农村弱势群体共享社会发展成果实践的机制第51-54页
   ·培育农村弱势群体共享社会发展成果实践的德性第54-60页
     ·主体道德的培育第54-55页
     ·社会道德的培育第55-57页
     ·管理道德的培育第57-60页
结语第60-61页
参考文献第61-63页
后记第63-64页

论文共6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统计学原理的地区电网建设规模综合评估研究
下一篇:中国英语学习者拒绝言语行为中的语用迁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