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高压智能采集终端的防窃电应用研究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和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 第1-5页 |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6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页 |
·目前常见窃电方法 | 第11-13页 |
·电网防窃电技术发展现状 | 第13-14页 |
·本文主要工作 | 第14-16页 |
第2章 高压智能采集终端的设计研究 | 第16-28页 |
·高压智能采集终端的整体结构 | 第16-17页 |
·高效宽限电源供给模块 | 第17-21页 |
·电源工作原理分析 | 第17-18页 |
·DC-DC 变换器的输入不稳定性分析 | 第18-21页 |
·计算及控制模块 | 第21-26页 |
·电网参数的传统算法及误差分析 | 第21-23页 |
·传统算法的改进及误差分析 | 第23-25页 |
·改进算法的适用性分析 | 第25-26页 |
·高压智能采集终端的准确度测试 | 第26-27页 |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第3章 基于高压智能采集终端的防窃电系统结构设计 | 第28-35页 |
·系统总体方案 | 第28-29页 |
·系统组成 | 第29-34页 |
·高压采集终端 | 第29-30页 |
·低压采集终端 | 第30-34页 |
·负荷控制终端 | 第34页 |
·监控中心 | 第34页 |
·移动用电监管终端 | 第34页 |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第4章 电网拓扑结构分析及防窃电终端安装方案 | 第35-44页 |
·电网设备 | 第35页 |
·电拓扑结构分析及防窃电终端安装方案 | 第35-43页 |
·变电站 | 第36-37页 |
·单电源用户 | 第37-40页 |
·多电源用户 | 第40-42页 |
·环网用户 | 第42-43页 |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第5章 防窃电系统的通讯方案 | 第44-54页 |
·用于监控系统的通信方式及其比较 | 第44-45页 |
·有线通讯方式 | 第44页 |
·无线通讯方式 | 第44-45页 |
·GPRS 网络技术 | 第45-49页 |
·GPRS 的网络结构 | 第46-48页 |
·GPRS 网络技术的特点 | 第48-49页 |
·加密算法 | 第49-53页 |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第6章 监控中心软件设计 | 第54-72页 |
·系统总体结构 | 第54-57页 |
·系统结构 | 第54-55页 |
·通信协议 | 第55-56页 |
·基本域设计 | 第56页 |
·基本域结构 | 第56-57页 |
·监控分析程序设计 | 第57-59页 |
·监控分析程序的结构设计 | 第57-58页 |
·监控分析程序功能 | 第58-59页 |
·监控分析程序的接口设计 | 第59页 |
·接收转发程序设计 | 第59-61页 |
·接收转发程序功能描述 | 第59-60页 |
·接收转发程序的结构 | 第60页 |
·接收转发程序中的一些数据处理方法 | 第60-61页 |
·管理程序设计 | 第61-62页 |
·数据库设计 | 第62-66页 |
·数据库的结构 | 第62-64页 |
·主要数据表的设计解析 | 第64-66页 |
·程序间的数据交换 | 第66-70页 |
·通信过程 | 第66-67页 |
·数据同步协议 | 第67页 |
·通信命令定义 | 第67-70页 |
·工程应用实例 | 第70-71页 |
·本章小结 | 第71-72页 |
结论 | 第72-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6页 |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76-77页 |
致谢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