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学校管理论文

高等院校资产证券化融资方式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8页
第一章 绪论第8-14页
   ·选题背景第8-10页
   ·本文的学术意义和现实意义第10-11页
   ·相关领域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2页
   ·本文的研究内容和思路第12-14页
第二章 资产证券化理论综述第14-24页
   ·资产证券化的概念和特点第14-16页
   ·资产证券化的分类第16-18页
   ·适合证券化的资产特征第18页
   ·资产证券化的主要参与者第18-20页
   ·资产证券化的基本程序第20-24页
第三章 我国高校融资现状考察第24-32页
   ·我国教育经费投入现状及普通高校教育经费来源分析第24-27页
     ·我国高校收入来源的基本渠道第24-25页
     ·我国高校教育经费来源结构分析第25-26页
     ·财政投入在高校经费来源中比例减少的原因分析第26-27页
   ·常见的几种融资方式在高校融资上的局限性分析第27-32页
     ·银行贷款融资方式在高校融资中的局限性第28页
     ·股票融资方式在高校融资中的局限性第28-29页
     ·银团贷款融资方式在高校融资中的局限性第29页
     ·BOT 融资方式在高校融资中的局限性第29-30页
     ·融资租赁方式在高校融资中的局限性第30-32页
第四章 高校资产证券化融资的可行性分析第32-42页
   ·资产证券化融资方式的优势分析第32-34页
     ·破产隔离降低了融资成本和风险第32-33页
     ·发起人扩大了融资对象第33页
     ·信用增强和评级降低融资双方交易成本第33-34页
     ·改善资本结构和优化财务状况第34页
     ·为投资者提高了一种新的投资工具第34页
   ·高校资产证券化融资方式的可行性研究第34-42页
     ·资产证券化的需求保证和供给保证第34-37页
     ·资产证券化的制度保证第37-38页
     ·我国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与完善为资产证券化提供了物质基础第38-39页
     ·高校教育资产符合资产证券化对资产未来现金流的要求第39-40页
     ·我国资产证券化融资成功案例的借鉴第40-42页
第五章 高校资产证券化融资运作模式设计第42-57页
   ·高校资产证券化融资模式各环节设计第42-50页
     ·高校证券化资产的选择设计第42-44页
     ·我国高校资产证券化融资 SPV 选择设计第44-46页
     ·保证资产“真实出售”的合同结构设计第46页
     ·高校资产证券化融资交易结构设计第46-47页
     ·高校资产支持证券产品选择和设计第47-48页
     ·发行证券的信用增强和信用评级设计第48-49页
     ·高校资产证券化证券的发行与交易设计第49-50页
   ·高校资产证券化融资的运作程序第50-53页
   ·推行高校资产证券化的现存主要问题及对策第53-57页
     ·对资产证券化融资功能的认识不深入第53-54页
     ·资本市场不够发达第54页
     ·真实出售与破产隔离的实现障碍第54-55页
     ·税收政策上的问题第55页
     ·信用增级的问题第55页
     ·市场的监管问题第55-57页
第六章 高校资产证券化融资存在的风险及对策第57-69页
   ·高校资产证券化融资所特有的风险及对策第57-63页
     ·高校资产证券化基础资产的质量风险第57-59页
     ·高校作为服务商存在的风险第59页
     ·定价风险第59-61页
     ·产品设计风险第61页
     ·高校自身经营与管理的风险第61-63页
     ·ABCP 在中国推出的风险第63页
   ·一般资产证券化融资所具有的共同风险及对策第63-66页
     ·信用风险第63-64页
     ·交易结构风险第64页
     ·提前偿还风险第64-65页
     ·利率风险第65页
     ·法律风险第65页
     ·权威社会中介机构的缺位第65-66页
   ·我国现阶段有利于高校实施资产证券化融资方式的对策第66-69页
     ·信用评级与金融担保体系的建设第66-67页
     ·改革法律、税收制度第67页
     ·大力培育与发展资本市场,丰富市场投资主体的层次第67-69页
结论第69-70页
参考文献第70-73页
致谢第73-74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成果第74页

论文共7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论“前汽车社会”中国“公共领域”的符号性特征--对“宝马案”的大众传播社会学分析
下一篇:益阳方言边音声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