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3页 |
1 绪论 | 第13-16页 |
参考文献 | 第14-16页 |
2 文献综述与选题 | 第16-43页 |
·氮氧化物消除方法分类 | 第16页 |
·直接催化分解氮氧化物 | 第16-19页 |
·氮氧化物的催化还原 | 第19-25页 |
·NH_3选择性催化还原 | 第19页 |
·三效催化剂 | 第19-20页 |
·烃类选择催化还原法 | 第20-25页 |
·等离子体用于氮氧化物的脱除 | 第25-31页 |
·等离子体直接脱除氮氧化物 | 第26-28页 |
·等离子体和催化剂结合脱除氮氧化物 | 第28-31页 |
·本论文的选题和主要研究思路 | 第31-32页 |
参考文献 | 第32-43页 |
3 实验部分 | 第43-53页 |
·催化剂制备 | 第43页 |
·烃类选择还原NO_x活性评价 | 第43-47页 |
·单纯等离子体作用下反应活性评价 | 第43-46页 |
·单纯催化剂作用及等离子体与催化联合作用下反应活性评价 | 第46-47页 |
·程序升温技术用于表面吸附物种的实验研究方法 | 第47-48页 |
·程序升温脱附(TPD)方法研究等离子体对催化剂上表面吸附物种的影响 | 第47-48页 |
·程序升温氧化技术(TPO)用于催化剂上吸附物种的研究方法 | 第48页 |
·固定温度下,烃类选择还原氮氧化物表面中间物种研究方法 | 第48-49页 |
·单纯催化条件下表面中间物种研究方法 | 第48-49页 |
·等离子体与催化剂联合作用下表面中间物种研究方法 | 第49页 |
·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发射光谱诊断方法 | 第49-50页 |
·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脱除氮氧化物能耗的测量 | 第50-51页 |
·X射线粉末衍射(XRD) | 第51-52页 |
·电子探针显微定量分析(EPMA) | 第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3页 |
4 不同放电等离子体的甲烷低温活化及等离子体—催化甲烷还原氮氧化物的研究 | 第53-69页 |
·不同放电等离子体对甲烷与氮氧化物的活化转化 | 第54-59页 |
·脉冲火花放电 | 第54-55页 |
·脉冲流光放电 | 第55-57页 |
·介质阻挡放电fDBD) | 第57-59页 |
·交流DBD与In/ZSM-5催化剂结合 | 第59-66页 |
·NO/O_2/N_2体系 | 第59-61页 |
·NO/CH_4/O_2/N_2体系 | 第61-64页 |
·等离子体与催化剂结合脱除氮氧化物产物研究 | 第64-66页 |
·本章小结 | 第66-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69页 |
5 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与催化剂结合下C_2H_2和C_2H4还原氮氧化物研究 | 第69-81页 |
·催化剂筛选 | 第69-71页 |
·Co-ZSM-5催化剂上CH_4,C_2H_4和C_2H_2还原氮氧化物反应研究 | 第71-78页 |
·不同还原剂活性比较 | 第71-73页 |
·O_2含量对氮氧化物脱除的影响 | 第73-75页 |
·CO_x(x=1,2)产物分布及能耗研究 | 第75-78页 |
·放电对催化剂初期活性重复性及结构影响的初步考察 | 第78-79页 |
·本章小结 | 第79-81页 |
6 Co-ZSM-5上乙烯选择催化还原氮氧化物表面中间物种研究 | 第81-96页 |
·C_2H_4选择催化还原氮氧化物表面中间物种组成和浓度研究 | 第82-93页 |
·NO/O_2/C_2H_4三组份混合气预处理所形成表面中间物种的研究 | 第82-90页 |
·C_2H_4/O2混合气预处理所得表面物种的反应 | 第90-93页 |
·本章小结 | 第93页 |
参考文献 | 第93-96页 |
7 等离子体与催化剂协同作用还原氮氧化物机制探讨 | 第96-119页 |
·发射光谱用于等离子体脱除氮氧化物中活性物种的诊断研究 | 第96-100页 |
·乙烯存在下单纯等离子体对NO氧化为NO_2的影响 | 第100-103页 |
·等离子体与催化剂联合作用下表面中间物种的生成与反应研究 | 第103-108页 |
·等离子体与催化剂联合作用对NO+O_2共吸附的影响 | 第103-106页 |
·等离子体与催化剂联合作用下对反应中间物种与NO+O_2反应的影响 | 第106-108页 |
·协同烃类选择还原氮氧化物机理探索 | 第108-111页 |
·本章小结 | 第111-116页 |
参考文献 | 第116-119页 |
8 结论与展望 | 第119-123页 |
·本研究工作所取得的主要成果 | 第119-121页 |
·展望:有待继续深入研究的问题 | 第121-123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123-125页 |
创新点摘要 | 第125-126页 |
致谢 | 第126-12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