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并网的原理及其电站监测系统模块设计
| 中文提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8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8-12页 |
| ·太阳能光伏产业的意义 | 第8页 |
| ·光伏发电的研究与应用现状 | 第8-9页 |
| ·光伏并网发电系统介绍 | 第9-10页 |
| ·课题来源及主要研究工作 | 第10-12页 |
| 第2章 光伏阵列 | 第12-17页 |
| ·硅太阳电池特性 | 第12-15页 |
| ·光伏阵列的构成及其特性 | 第15-17页 |
| ·光伏阵列的构成 | 第15-16页 |
| ·光伏阵列的特性 | 第16-17页 |
| 第3章 光伏工程中最佳倾角设计研究 | 第17-21页 |
| ·选择最佳倾角 | 第17-19页 |
| ·光伏组件安置方式 | 第17-18页 |
| ·光伏系统最佳倾角的确定 | 第18-19页 |
| ·10kw光伏并网系统组件倾角设计 | 第19-21页 |
| 第4章 光伏并网逆变器控制技术 | 第21-30页 |
| ·逆变器简介 | 第21-24页 |
| ·逆变器的基本原理 | 第21-23页 |
| ·逆变器的几个重要指标 | 第23-24页 |
| ·太阳能电池最大功率点跟踪方法 | 第24-25页 |
| ·定电压跟踪 | 第24页 |
| ·功率回授法 | 第24页 |
| ·扰动观测法 | 第24-25页 |
| ·电导增量法 | 第25页 |
| ·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孤岛效应与防止策略 | 第25-29页 |
| ·“孤岛效应”的概念 | 第26页 |
| ·孤岛效应的具体分析和国际通行标准 | 第26-28页 |
| ·孤岛效应的检测 | 第28-29页 |
| ·逆变器的选型 | 第29页 |
| ·光伏逆变器技术的未来发展 | 第29-30页 |
| 第5章 光伏电站监测系统软硬件设计 | 第30-52页 |
| ·监测系统硬件设计方案 | 第30页 |
| ·现场数据采集仪设计 | 第30-43页 |
| ·现场数据采集仪总体设计说明 | 第30-31页 |
| ·现场数据采集仪硬件设计 | 第31-37页 |
| ·采集仪的处理器选用 | 第31页 |
| ·采集仪显示电路 | 第31-32页 |
| ·采集仪温度测量电路 | 第32-35页 |
| ·采集仪键盘电路 | 第35-36页 |
| ·采集仪串口通信电路 | 第36页 |
| ·采集仪看门狗电路 | 第36-37页 |
| ·现场数据采集仪软件设计 | 第37-43页 |
| ·采集仪主程序设计 | 第37-39页 |
| ·采集仪显示程序设计 | 第39-40页 |
| ·采集仪测温程序设计 | 第40-42页 |
| ·采集仪键盘程序设计 | 第42页 |
| ·采集仪通信程序设计 | 第42-43页 |
| ·远程监测软件设计 | 第43-51页 |
| ·VB语言的功能 | 第43-44页 |
| ·软件总体设计 | 第44-46页 |
| ·通信软件设计 | 第46-49页 |
| ·AT指令 | 第46页 |
| ·拨号 | 第46-48页 |
| ·传输信息 | 第48-49页 |
| ·远程监测软件部分界面 | 第49-51页 |
| ·系统调试 | 第51-52页 |
| 第6章 光伏并网电站性能分析 | 第52-55页 |
| ·电站发电数据分析 | 第52-55页 |
| 第7章 小结与进一步工作 | 第55-57页 |
| ·小结 | 第55页 |
| ·须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 第55-57页 |
| 参考文献 | 第57-59页 |
| 附录 现场数据采集仪电路图 | 第59-60页 |
| 致谢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