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引言 | 第9-12页 |
第1章 跨国银行并表监管实施的发展历程 | 第12-20页 |
·并表监管原则的形成和发展 | 第12-16页 |
·并表监管的基本特征 | 第12-13页 |
·并表监管的意义 | 第13页 |
·并表监管原则的提出 | 第13-16页 |
·有效并表监管的基本要素 | 第16-17页 |
·并表监管的基本要素的提出 | 第16-17页 |
·并表监管的基本要素的内容 | 第17页 |
·并表监管与东道国监管的关系 | 第17-20页 |
·母国与东道国监管相辅相成 | 第17-18页 |
·实践中易出现的问题 | 第18-20页 |
第2章 跨国银行母国实施并表监管的法律问题 | 第20-33页 |
·跨国银行母国的确定 | 第20-25页 |
·国际上通行的确定法人国籍标准 | 第20-21页 |
·对BCCI一案的分析 | 第21-22页 |
·欧盟实行的发证标准 | 第22-23页 |
·巴塞尔委员会的"控制利益"标准 | 第23-25页 |
·巴塞尔协议与并表监管 | 第25-31页 |
·早期巴塞尔协议中有关并表监管的规定 | 第26-27页 |
·协议有关并表监管的补充完善 | 第27-29页 |
·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对并表监管原则的改进 | 第29-31页 |
·我国实施母国银行并表监管的主要问题 | 第31-33页 |
第3章 东道国对跨国银行实施并表监管的法律问题 | 第33-58页 |
·跨国银行监管的管辖权冲突 | 第33-34页 |
·管辖权冲突的产生背景 | 第33页 |
·管辖权冲突的解决原则 | 第33-34页 |
·东道国对跨国银行监管的法律依据、事实基础与分类标准 | 第34-36页 |
·法律依据 | 第34-35页 |
·事实基础 | 第35-36页 |
·监管的分类标准 | 第36页 |
·WTO规则下的东道国审慎监管措施 | 第36-41页 |
·WTO下的金融监督与金融自由化 | 第37页 |
·WTO下审慎监管措施的标准问题 | 第37-39页 |
·WTO下的审慎监管措施与政策 | 第39-40页 |
·审慎监管原则对我国的启示 | 第40-41页 |
·东道国对跨国银行实施并表监管的主要内容 | 第41-52页 |
·市场准入监管 | 第41-45页 |
·业务监管 | 第45-52页 |
·我国作为东道国实施对跨国银行并表监管的主要问题 | 第52-58页 |
·我国作为东道国实施跨国银行并表监管的立法目的与原则 | 第52-54页 |
·《外资银行并表监管管理办法》 | 第54-55页 |
·我国实施跨国银行并表监管立法存在的问题 | 第55-58页 |
第4章 借鉴巴塞尔协议,完善我国对跨国银行并表监管的建议 | 第58-69页 |
·我国实施东道国监管的对策 | 第58-65页 |
·我国实施东道国监管对于银行母国的意义 | 第58-59页 |
·我国实施东道国监管的具体措施建议 | 第59-65页 |
·我国实施母国监管的对策 | 第65-69页 |
·我国实施母国监管现状 | 第65-66页 |
·完善我国母国监管法律体系的建议 | 第66-69页 |
结论 | 第69-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4页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论文 | 第74-75页 |
致谢 | 第75-76页 |
研究生履历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