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地区东部中小城市空间扩展的结构形态研究
1 绪论 | 第1-19页 |
·论文研究背景 | 第9-16页 |
·西北地区东部城市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 第9-10页 |
·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 第10-12页 |
·中小城市发展对于西北地区整体发展的意义 | 第12-13页 |
·论文标题释义 | 第13-16页 |
·本文研究的目的、意义及方法 | 第16-19页 |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16-17页 |
·论文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论文框架 | 第18-19页 |
2 城市空间结构与形态相关理论 | 第19-36页 |
·城市空间结构 | 第19-30页 |
·基本概念 | 第19-20页 |
·理论研究及其进展 | 第20-25页 |
·城市空间结构构成要素 | 第25页 |
·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变规律 | 第25-28页 |
·西北地区城市空间结构演替特征 | 第28-30页 |
·城市空间形态 | 第30-35页 |
·基本概念 | 第30-32页 |
·国内外相关理论 | 第32-34页 |
·城市形态的构成要素 | 第34-35页 |
·小结 | 第35-36页 |
3 西北地区东部中小城市发展现状 | 第36-49页 |
·自然背景 | 第36-38页 |
·自然环境现状 | 第36-37页 |
·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 第37-38页 |
·社会经济基本状况 | 第38-41页 |
·城市经济发展水平与城市化 | 第40页 |
·城市产业结构分析 | 第40-41页 |
·城市固定资产投资分析 | 第41页 |
·中小城市建设基本情况 | 第41-47页 |
·城镇体系等级规模结构 | 第41-43页 |
·中小城市分类研究 | 第43-45页 |
·城市发展建设状况及其分析 | 第45-47页 |
·小结 | 第47-49页 |
4 渭南、固原城市空间扩展的动力机制 | 第49-65页 |
·典型城市的选择 | 第49-54页 |
·典型城市的选择 | 第49-51页 |
·典型城市基本情况 | 第51-54页 |
·自然地理特征是城市空间发展的基础背景 | 第54-55页 |
·地形地貌 | 第54页 |
·生态环境 | 第54-55页 |
·原生动力:经济发展 | 第55-59页 |
·经济增长导致城市空间扩展 | 第55-57页 |
·产业结构的调整 | 第57-59页 |
·交通条件确定了城市空间扩展的主导路径 | 第59-61页 |
·交通方式的发展 | 第59-60页 |
·交通速度的提高 | 第60页 |
·交通轴 | 第60-61页 |
·政策与规划是城市发展的控制阀 | 第61-63页 |
·政策因素 | 第61-63页 |
·规划因素 | 第63页 |
·小结 | 第63-65页 |
5 渭南、固原城市结构形态发展特征研究 | 第65-99页 |
·城市发展中公众生活满意度调查 | 第65-71页 |
·渭南、固原城市结构形态现状 | 第71-77页 |
·渭南城市结构形态现状 | 第71-74页 |
·固原城市结构形态现状 | 第74-77页 |
·近年城市空间结构形态发展中的问题 | 第77-82页 |
·城市化进程滞后于城市空间扩展过程 | 第77-78页 |
·内部结构不合理 | 第78-79页 |
·外部空间形态演变——无序的空间蔓延 | 第79-80页 |
·缺乏系统的城市生态环境建设 | 第80页 |
·城市形态的文化特色丧失,城市空间形象趋同 | 第80-82页 |
·渭南、固原城市结构形态规划研究 | 第82-87页 |
·渭南城市规划布局研究 | 第82-85页 |
·固原城市规划布局研究 | 第85-87页 |
·渭南、固原城市结构形态发展趋势 | 第87-95页 |
·城市工业化发展趋势与城市功能的转变 | 第88-89页 |
·城市空间扩展趋势 | 第89-90页 |
·城市空间结构的集约化重组 | 第90-92页 |
·城市外部空间形态发展 | 第92-94页 |
·城市形态的生态趋向 | 第94-95页 |
·规划目标与建设能力的分离 | 第95-98页 |
·城市空间盲目求大的发展 | 第95-97页 |
·城市生态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 第97-98页 |
·小结 | 第98-99页 |
6 西北地区东部中小城市空间发展建议 | 第99-110页 |
·城市空间增长 | 第99-102页 |
·创造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结构形态 | 第99-100页 |
·紧凑城市 | 第100-101页 |
·正确理解生态城市 | 第101页 |
·城市形态特色的塑造 | 第101-102页 |
·西北地区东部中小城市空间结构形态发展建议 | 第102-108页 |
·促进城市空间结构形态合理发展的政策措施 | 第108-109页 |
·小结 | 第109-110页 |
7 结论 | 第110-112页 |
致谢 | 第112-113页 |
参考文献 | 第113-117页 |
图录 | 第117-120页 |
表录 | 第120-12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