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6页 |
英文摘要 | 第6-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3页 |
·研究背景 | 第11页 |
·研究的意义与目的 | 第11-13页 |
·研究的意义 | 第11-12页 |
·研究的目的 | 第12-13页 |
·国外研究动态 | 第13-16页 |
·国外制度变迁理论研究 | 第13-15页 |
·国外城市土地经营研究 | 第15-16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6-20页 |
·国内制度变迁研究 | 第16-17页 |
·国内城市土地经营研究 | 第17-20页 |
·研究思路、方法、创新与不足 | 第20-23页 |
·研究思路 | 第20-21页 |
·研究方法 | 第21-22页 |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 第22-23页 |
第二章 城市土地经营目标及可行性 | 第23-29页 |
·城市土地经营的内涵 | 第23-24页 |
·城市土地经营的目标 | 第24-25页 |
·城市土地的可持续利用 | 第24-25页 |
·土地可持续利用前提下的收益最大化 | 第25页 |
·城市土地经营的必要性 | 第25-27页 |
·经营城市的核心和关键 | 第25-26页 |
·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 第26页 |
·加快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根本途径 | 第26页 |
·适应经济全球化,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的战略选择 | 第26-27页 |
·城市土地经营的可行性 | 第27-29页 |
·中央和地方重视城市土地经营 | 第27页 |
·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土地经营大有可为 | 第27-28页 |
·城市土地市场不断发育与完善,城市土地经营支持体系逐渐形成 | 第28-29页 |
第三章 我国城市土地经营的产权制度基础 | 第29-37页 |
·我国城市土地产权制度变迁的轨迹 | 第29-33页 |
·计划经济体制下城市土地单一国有的产权结构的形成 | 第29-30页 |
·改革以来城市土地产权制度变迁 | 第30-33页 |
·我国城市土地产权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33-35页 |
·土地产权关系混乱、边界模糊 | 第33-34页 |
·土地产权的设置跟不上现实社会发展的需要 | 第34页 |
·城市国有土地所有权主体的缺位 | 第34-35页 |
·我国城市土地产权制度改革的基本思路与目标模式 | 第35-37页 |
第四章 我国城市土地经营的市场建设 | 第37-49页 |
·我国城市土地市场建立的宏观背景和基础 | 第37-39页 |
·我国城市土地市场建立的宏观背景 | 第37-38页 |
·我国城市土地市场建立的基础 | 第38-39页 |
·我国城市土地市场的变迁 | 第39-41页 |
·第一阶段(1987─1991年):起步阶段 | 第39页 |
·第二阶段(1992─1996年):发展阶段 | 第39-40页 |
·第三阶段(1996年以来):深入发展阶段 | 第40-41页 |
·城市土地市场变迁评析 | 第41页 |
·我国城市土地市场的运行 | 第41-49页 |
·我国城市土地市场主体及目标函数 | 第42-44页 |
·我国城市土地市场的三方博弈 | 第44-49页 |
第五章 我国城市土地经营的运作机制与模式 | 第49-58页 |
·市场机制在城市土地经营中的作用及其问题 | 第49-51页 |
·市场机制在城市土地经营中的作用 | 第49-50页 |
·城市土地经营中的“市场失灵” | 第50-51页 |
·城市政府在土地经营中的作用及其问题 | 第51-53页 |
·城市土地经营运作机制的选择 | 第53-54页 |
·我国城市土地经营的模式选择 | 第54-58页 |
·成本导向型的城市土地经营模式 | 第54-55页 |
·收益导向型的城市土地经营模式 | 第55页 |
·功能导向型的城市土地经营模式 | 第55-56页 |
·三种土地经营模式比较与选择 | 第56-58页 |
第六章 制度变迁中城市土地经营的对策与建议 | 第58-64页 |
·加强法律、法规制度化建设 | 第58页 |
·深化城市土地产权制度改革 | 第58-61页 |
·坚持城市土地国有制 | 第59-60页 |
·明晰城市土地产权 | 第60页 |
·搞活和规范土地产权市场 | 第60-61页 |
·完善城市土地市场建设 | 第61-62页 |
·加快新旧体制转轨的进程 | 第61页 |
·搞活存量土地流通 | 第61-62页 |
·强化土地市场的宏观调控 | 第62页 |
·市场机制与政府行为的有机结合 | 第62-64页 |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 第64-66页 |
·结论 | 第64-65页 |
·讨论 | 第65-66页 |
致谢 | 第66-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1页 |
作者简介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