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7页 |
第一篇 论文综述部分 | 第7-27页 |
第一部分 细胞凋亡的概述 | 第8-16页 |
1. 细胞凋亡的基本特征 | 第8-10页 |
·细胞凋亡的形态学特征 | 第8-9页 |
·细胞凋亡的生化特征 | 第9-10页 |
·凋亡与坏死的区别 | 第10页 |
2. 凋亡的基本过程 | 第10-11页 |
3. 细胞凋亡信号转导的两大途径 | 第11-14页 |
·死亡受体介导的凋亡途径 | 第12页 |
·线粒体介导的凋亡途经 | 第12-13页 |
·线粒体途径和死亡受体途径的联系 | 第13-14页 |
4 细胞凋亡的调控基因 | 第14-16页 |
·Bcl-2基因家族 | 第14-16页 |
第二部分 自由基与细胞凋亡 | 第16-22页 |
1. 自由基的来源与种类 | 第16-17页 |
2. 自由基诱导细胞凋亡信号转导途径 | 第17-22页 |
·ROS和凋亡细胞的线粒体功能变化的关系 | 第17-18页 |
·ROS和凋亡信号传导分子 Ca2+的关系 | 第18-19页 |
·ROS与调亡调控蛋白Bcl-2关系 | 第19页 |
·ROS与 FAS/FAS配体、TNFα及其它细胞毒性分子诱导凋亡的关系 | 第19-21页 |
·ROS和药物诱导细胞凋亡的关系 | 第21-22页 |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第22-27页 |
第二篇 实验论文 | 第27-54页 |
前言 | 第28-30页 |
1. 实验材料和仪器 | 第30-32页 |
·材料与试剂 | 第30-31页 |
·仪器与设备 | 第31-32页 |
2. 实验方法与步骤 | 第32-38页 |
·细胞培养 | 第32页 |
·细胞形态学的观察 | 第32页 |
·MTT法测定肿瘤细胞生长抑制率与增殖率 | 第32-33页 |
·流式细胞术(FCM)检测细胞 ROS | 第33页 |
·流式细胞术(FCM)检测细胞线粒体膜电位 | 第33-34页 |
·乳酸脱氢酶(LDH)活性的测定 | 第34-35页 |
·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检测细胞内Ca~(2+)及线粒体 Ca~(2+)的变化 | 第35-36页 |
·线粒体膜电位与细胞内ROS的双染 | 第36页 |
·western blotting测细胞内Bcl-2含量的变化 | 第36-37页 |
·统计学处理 | 第37-38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38-49页 |
·线粒体是生成 ROS的主要细胞器的鉴定 | 第38-39页 |
·H202诱导细胞凋亡模型的建立 | 第39-44页 |
·细胞形态学的观察 | 第39页 |
·H_2O_2对细胞存活率的影响 | 第39-40页 |
·H_2O_2诱导细胞内ROS水平的升高 | 第40-41页 |
·H_2O_2刺激细胞线粒体膜电位的变化 | 第41页 |
·H_2O_2刺激细胞细胞内Ca~(2+)的变化 | 第41-43页 |
·Westhern blooting测 Bcl-2的变化 | 第43-44页 |
·PLE91与H_2O_2对 SPC-A1的协同作用机理的研究 | 第44-49页 |
·简述 PLE91的结构、性质 | 第44-45页 |
·PLE91对 SPC-A1细胞生长的影响 | 第45页 |
·PLE91与过氧化氢对 SPC-A1细胞生长的影响 | 第45-46页 |
·PLE91及过氧化氢对细胞外 LDH水平的影响 | 第46-47页 |
·ROS与MMP的变化 | 第47-48页 |
·PLE91诱导线粒体钙库、细胞质钙库水平的变化 | 第48-49页 |
4. 讨论 | 第49-51页 |
·高氧化压力下: ROS,钙信号与线粒体活性的网络模型 | 第49-50页 |
·PLE91与 H_2O_2共同作用对细胞增殖的影响 | 第50-51页 |
5. 结论 | 第51-52页 |
6. 创新点 | 第52页 |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第52-54页 |
附录 | 第54页 |
研究生期间论文情况 | 第54-55页 |
致谢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