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1-5页 |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目录 | 第7-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21页 |
·引言 | 第9-10页 |
·IHE概述 | 第10-15页 |
·IHE与DICOM、HL7的关系 | 第12-13页 |
·IHE与现实各系统的关系 | 第13-14页 |
·IHE的现实意义 | 第14-15页 |
·IHE实现方法 | 第15-18页 |
·构建新系统 | 第15-17页 |
·升级系统 | 第17-18页 |
·研究目标和任务 | 第18-21页 |
·目前的发展现状 | 第18-19页 |
·解决途径 | 第19-20页 |
·目标和任务 | 第20-21页 |
第二章 IHE集成模型的分析 | 第21-35页 |
·引言 | 第21页 |
·SWF模型分析 | 第21-24页 |
·SWF相关概念和意义 | 第22页 |
·SWF的角色介绍 | 第22-23页 |
·和影像操作相关的SWF事务分析 | 第23-24页 |
·KIN模型分析 | 第24-27页 |
·KIN相关概念和意义 | 第25页 |
·KIN的角色介绍 | 第25-26页 |
·和影像操作相关的KIN事务分析 | 第26-27页 |
·CPI模型分析 | 第27-30页 |
·CPI相关概念和意义 | 第27-28页 |
·CPI的角色介绍 | 第28-29页 |
·和影像操作相关的CPI事务分析 | 第29-30页 |
·ARI模型分析 | 第30-31页 |
·NM Image模型分析 | 第31页 |
·PIR模型分析 | 第31-32页 |
·PGP模型分析 | 第32页 |
·SINR模型分析 | 第32页 |
·SEC模型分析 | 第32页 |
·CHG模型分析 | 第32-33页 |
·PWF模型分析 | 第33页 |
·RWF模型分析 | 第33页 |
·ED模型分析 | 第33页 |
·PDI模型分析 | 第33页 |
·小结 | 第33-35页 |
第三章 影像工作站的分析 | 第35-50页 |
·引言 | 第35-37页 |
·影像工作站简介 | 第35-36页 |
·影像工作站角色的确定 | 第36-37页 |
·影像工作站的关联模型确定 | 第37页 |
·影像工作站的SWF模型及事务分析 | 第37-39页 |
·影像工作站的KIN模型及事务分析 | 第39-41页 |
·Key Object Selection对象的定义 | 第39页 |
·实现流程分析及设计 | 第39-41页 |
·影像工作站的CPI模型及事务分析 | 第41-45页 |
·GSPS、GSDF的定义 | 第43-44页 |
·实现流程分析及设计 | 第44-45页 |
·影像工作站的NM Image模型及事务分析 | 第45-47页 |
·影像工作站的ARI模型及事务分析 | 第47-48页 |
·小结 | 第48-50页 |
·升级计划的制定依据 | 第48-49页 |
·制定升级计划 | 第49-50页 |
第四章 系统升级的设计实现 | 第50-66页 |
·引言 | 第50页 |
·系统整体框架设计 | 第50-52页 |
·KIN模型的设计实现 | 第52-58页 |
·现有系统的不足 | 第52页 |
·数据库模块设计 | 第52-55页 |
·关键图注释文件分析 | 第55-57页 |
·关键图注释报告 | 第57-58页 |
·CPI模型的设计实现 | 第58-65页 |
·现有系统的不足 | 第58-59页 |
·数据库模块设计 | 第59-61页 |
·GSPS文件分析 | 第61-63页 |
·一致性图像显示 | 第63-65页 |
·小结 | 第65-66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6-71页 |
·总结 | 第66-69页 |
·基于现有系统的IHE设计方法的特点 | 第67-68页 |
·对基于现有系统的IHE设计方法的评价 | 第68-69页 |
·展望 | 第69-71页 |
附录A: 参考文献 | 第71-76页 |
附录B: 名词索引 | 第76-79页 |
独创性声明 | 第79页 |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