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财政法论文--金融法论文

我国商业银行混业经营风险防范法律制度研究

导论第1-20页
 一、问题的提出第13页
 二、文献综述和完善第13-16页
 三、基本概念的厘定第16-17页
  (一) 混业经营第16页
  (二) 法律制度第16-17页
 四、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第17-18页
  (一) 研究对象第17页
  (二) 研究方法第17-18页
 五、研究思路和分析框架第18-20页
第一章 商业银行混业经营风险防范的合理性第20-32页
 第一节 商业银行混业经营的基础理论分析第20-25页
  一、混业经营内涵阐释第20页
  二、分业经营向混业经营的演变及其理论基础第20-23页
  三、对混业经营的辩证考量第23-25页
 第二节 商业银行混业经营的主要风险第25-28页
  一、一般分析:商业银行混业经营风险的普遍表现第25-27页
  二、本土考察:商业银行混业经营风险的“中国特色”第27-28页
 第三节 商业银行混业经营风险防范的合理性——兼论风险防范的法理依据第28-32页
  一、“合理性”的意思中心与开放结构第28-29页
  二、商业银行混业经营风险防范的合理性第29-31页
  三、商业银行混业经营风险防范的合理性与法价值的同构第31-32页
第二章 国际混业经营风险防范法律制度比较研究第32-44页
 第一节 国际商业银行混业经营模式比较——兼谈我国商业银行混业经营模式选择第32-37页
  一、三种混业经营模式简介第32-33页
  二、三种混业经营模式优劣分析第33-34页
  三、我国商业银行混业经营的模式选择第34-37页
 第二节 世界主要混业经营风险防范法律制度考察第37-41页
  一、国际法律规范对混业经营风险的防范:静态的规范第37-39页
  二、各国(地区)混业经营风险监管模式考察:动态的规制第39-41页
 第三节 风险防范制度的启示:“多位一体”的效应第41-44页
第三章 我国商业银行混业经营风险防范法律制度现状与制度构想第44-56页
 第一节 当下我国商业银行混业经营风险防范法律制度的缺陷分析第44-47页
  一、立法不周导致金融法律体系不健全第44-46页
  二、产品创新与法律滞后矛盾突出第46页
  三、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与自律法律的缺失第46-47页
  四、法律冲突与信用法律风险的弊端第47页
 第二节 宏观构想:我国商业银行混业经营风险防范法律环境的塑造第47-51页
  一、塑造混业经营风险防范法律环境的综合分析第47-48页
  二、塑造混业经营风险防范法律环境的细化举措——以协调与创制为中心第48-51页
 第三节 微观设计:我国商业银行混业经营风险防范配套机制的完善第51-56页
  一、强化信息披露机制第51页
  二、导入存款保险制度第51-53页
  三、优化“防火墙”制度第53-55页
  四、健全行业自律机制第55-56页
结语第56-57页
参考文献第57-60页
后记第60-62页
致谢第62页

论文共6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沂源联通公司市场竞争策略研究
下一篇:大型速冻设备高效蒸发器传热技术的试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