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 | 第1-19页 |
一、选题综述 | 第12-15页 |
二、研究内容 | 第15-18页 |
三、研究目标 | 第18页 |
四、研究方法与条件 | 第18-19页 |
第一章 物业管理法律关系分析 | 第19-48页 |
第一节 物业管理的经济与法律理论 | 第19-33页 |
一、“物业管理”的内涵 | 第19-23页 |
二、物业管理的理论 | 第23-27页 |
三、物业管理的法律理论 | 第27-33页 |
第二节 物业管理中的法律关系 | 第33-39页 |
一、物业管理的基本法——私法 | 第33-35页 |
二、物业管理参与人及其法律地位 | 第35-39页 |
第三节 中国物业管理发展之问题 | 第39-48页 |
一、中国物业管理发展进程 | 第39-40页 |
二、中国物业管理存在的情况 | 第40-41页 |
三、中国物业管理面临的主要问题 | 第41-48页 |
第二章 业主自治的法律理论与实践探索 | 第48-90页 |
第一节 业主自治的基础理论 | 第48-54页 |
一、概念的界定 | 第48-50页 |
二、业主自治的权利基础与业主自治在物业管理中的地位 | 第50-54页 |
第二节 业主自治团体法律关系的建构 | 第54-65页 |
一、业主自治团体的法律性质研究 | 第54-60页 |
二、中国大陆地区业主自治团体法律关系的研究 | 第60-62页 |
三、中国大陆地区业主自治团体法律关系的重构 | 第62-65页 |
第三节 业主自治管理机构的运作 | 第65-76页 |
一、业主大会 | 第65-73页 |
二、业主委员会 | 第73-76页 |
第四节 业主自治的“宪法”——业主公约 | 第76-90页 |
一、业主公约的性质研究 | 第76-78页 |
二、业主公约的设定与生效 | 第78-82页 |
三、业主公约的内容 | 第82-87页 |
四、业主公约的效力研究 | 第87-90页 |
第三章 物业管理费与公共基金问题研究 | 第90-112页 |
第一节 物业管理服务收费的法律与经济理论 | 第90-94页 |
一、新闻事件的启示:《物业管理条例》无助拒交物业费的改善 | 第90-91页 |
二、《物业管理条例》的规定并未正确地解决业主拒交物业费问题 | 第91-92页 |
三、解决方式 | 第92-94页 |
第二节 物业管理服务收费难成因 | 第94-98页 |
一、消费市场的不成熟 | 第94-95页 |
二、市场标准化指针体系不健全 | 第95-96页 |
三、市场运作机制不健全、服务不规范 | 第96-97页 |
四、收费机制的特殊性 | 第97-98页 |
第三节 台湾地区之物业管理费相关规定之启发 | 第98-112页 |
一、业主积欠管理费问题之处理 | 第98-103页 |
二、公共基金的运用 | 第103-107页 |
三、台湾地区对公共基金违法乱用,加入刑责 | 第107-108页 |
四、台湾地区对于物业服务管理费等规范的启发 | 第108-112页 |
第四章 物业管理企业制度的完善 | 第112-168页 |
第一节 物业管理企业制度的经济与法律基本理论 | 第112-115页 |
一、经济理论的分析 | 第112-114页 |
二、法律理论的分析 | 第114-115页 |
第二节 物业管理企业与其选定 | 第115-129页 |
一、中国大陆地区物业管理业发展状况 | 第115-116页 |
二、香港、新加坡、台湾地区对物业管理公司的规范 | 第116-121页 |
三、物业管理企业资质管理制度 | 第121-123页 |
四、中国大陆地区物业管理服务之情况 | 第123-127页 |
五、前期物业管理的过渡 | 第127-129页 |
第三节 物业管理职业资格制度概述 | 第129-142页 |
一、概述 | 第129-130页 |
二、物业管理行业的性质与特征 | 第130-133页 |
三、国外物业管理行业实行注册执业资格认证制度的基本做法 | 第133-135页 |
四、美国、香港之物业管理职业资格制度考察 | 第135-142页 |
第四节 中国物业管理服务人职业制度 | 第142-150页 |
一、物业管理专业人员培训情况 | 第142-143页 |
二、建立物业管理专业人员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必要性 | 第143-145页 |
三、其它国家(地区)物业管理专业人员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情况 | 第145-150页 |
第五节 中国建立物业管理职业资格制度的必要性 | 第150-155页 |
一、物业管理行业存在问题 | 第150-152页 |
二、中国大陆建立“注册物业管理师”执业资格认证制度的必要性 | 第152-153页 |
三、实行注册物业管理师职业制度的作用 | 第153-155页 |
第六节 中国建立注册物业管理师职业资格执业认证制度的构思 | 第155-168页 |
一、实行“注册物业管理师”职业资格执业认证制度目的 | 第156-157页 |
二、注册物业管理师职业资格、种类和职务 | 第157-163页 |
三、“注册物业管理师”执业 | 第163-165页 |
四、注册物业管理师行业组织——注册物业管理师协会 | 第165-167页 |
五、物业管理职业经理执业资格制度的操作规则 | 第167-168页 |
第五章 完善物业管理法的建议 | 第168-214页 |
第一节 物业管理参与人之法律地位 | 第168-182页 |
一、物业服务合同与物业管理参与人的再定位 | 第168-170页 |
二、业主大会与业主委员会之再定位 | 第170-177页 |
三、政府在物业管理中之地位再定位 | 第177-179页 |
四、中国大陆《物业管理条例》范围再定位—兼含内部管理与外部管理 | 第179-180页 |
五、共有、专有、共享、专用再定位 | 第180-181页 |
六、物业管理企业—法人化? | 第181页 |
七、再定位之简图 | 第181-182页 |
第二节 物业管理法规与制度的建设 | 第182-212页 |
一、中国大陆《物业管理条例》的修正建议 | 第182-209页 |
二、相关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 第209-212页 |
第三节 政策与后续研究之建议 | 第212-214页 |
一、规划共同利益、分配既有利益 | 第212页 |
二、市场经济与政策导向 | 第212-214页 |
参考资料 | 第214-22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