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2页 |
| 1 绪论 | 第12-16页 |
|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第12-13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第13-14页 |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4页 |
| ·课题研究的思路框架及研究方法 | 第14-16页 |
| ·研究思路及框架 | 第14-15页 |
|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 2 房地产泡沫概述 | 第16-24页 |
| ·房地产业的特性 | 第16-19页 |
| ·发展具有周期性 | 第16页 |
| ·具有很强的产业关联性和经济拉动性 | 第16页 |
| ·房地产业的发展具有地域性 | 第16-17页 |
| ·资金积累的初始性 | 第17页 |
| ·基础性和先导性 | 第17页 |
| ·对资源的依赖型 | 第17页 |
| ·对金融业的依赖型 | 第17页 |
| ·房地产业的发展受产业政策的影响非常大 | 第17-19页 |
| ·房地产泡沫概述 | 第19-24页 |
| ·泡沫、经济泡沫、泡沫经济 | 第19-20页 |
| ·房地产泡沫定义 | 第20-21页 |
| ·房地产泡沫破灭的危害 | 第21-24页 |
| 3 房地产泡沫形成机理 | 第24-30页 |
| ·内在原因 | 第24-25页 |
| ·土地价格的虚拟性 | 第24页 |
| ·土地的稀缺性 | 第24-25页 |
| ·房地产虚拟经济 | 第25页 |
| ·房地产业和金融业的密切关系 | 第25页 |
| ·外在原因 | 第25-27页 |
| ·房地产市场是不充分市场 | 第25-26页 |
| ·预期过高 | 第26页 |
| ·过度的投机性虚拟需求 | 第26页 |
| ·非理性行为 | 第26-27页 |
| ·政府干预失误 | 第27页 |
| ·道德风险 | 第27页 |
| ·透支未来购买力 | 第27页 |
| ·房地产泡沫形成的宏观背景 | 第27-28页 |
| ·金融自由化提供了房地产泡沫经济的制度基础 | 第27-28页 |
| ·宏观经济政策的变动是引发泡沫经济的基础 | 第28页 |
| ·房地产泡沫运行机制分析 | 第28-30页 |
| ·投机价格机制 | 第28-29页 |
| ·自我膨胀机制 | 第29页 |
| ·房地产泡沫的外在冲击机制 | 第29-30页 |
| 4 杭州住宅产业的发展现状分析 | 第30-58页 |
| ·杭州住宅市场的发展潜力分析 | 第30-33页 |
| ·杭州的宏观经济环境 | 第30-32页 |
| ·杭州的城市化发展和城市基本建设情况 | 第32-33页 |
| ·杭州房价现状分析 | 第33-36页 |
| ·2004年杭州房地产市场基本情况 | 第33页 |
| ·杭州房价现状 | 第33-36页 |
| ·房价过高的危害 | 第36页 |
| ·杭州住宅市场需求现状分析 | 第36-48页 |
| ·杭州市住宅潜在总需求情况分析 | 第36-39页 |
| ·杭州市城镇居民有效购买力分析 | 第39-44页 |
| ·杭州城镇居民住宅需求现状分析 | 第44-46页 |
| ·杭州住宅市场有效需求分类 | 第46-48页 |
| ·杭州住宅市场供给情况分析 | 第48-58页 |
| ·土地供给分析 | 第48-50页 |
| ·开发投资分析 | 第50-51页 |
| ·杭州住宅市场供应总量分析 | 第51-52页 |
| ·杭州住宅市场商品住宅供给结构分析 | 第52-58页 |
| 5 房地产泡沫评价指标及杭州住宅房地产泡沫状况分析 | 第58-68页 |
| ·评价指标体系 | 第58页 |
| ·生产类预警指标 | 第58页 |
| ·交易状况类指标 | 第58页 |
| ·消费状况类指标 | 第58页 |
| ·金融类指标 | 第58页 |
| ·定性评价指标 | 第58-65页 |
| ·房地产投资过度 | 第58-60页 |
| ·房价飞涨,居民对房价承受能力差 | 第60页 |
| ·房地产结构性矛盾突出 | 第60-61页 |
| ·大量资金进入房地产业,金融风险巨大 | 第61-63页 |
| ·房地产业扩张过快、规模过大 | 第63页 |
| ·房地产企业众多 | 第63-64页 |
| ·房地产利润过高 | 第64页 |
| ·空关率 | 第64-65页 |
| ·定量评价指标 | 第65-68页 |
| ·房地产贷款增长率/贷款总额增长率 | 第65-66页 |
| ·房地产价格增长率/GDP增长率 | 第66页 |
| ·房价增长率/人均收入增长率 | 第66-68页 |
| 6 治理杭州住宅房地产泡沫的对策建议 | 第68-80页 |
| ·金融政策 | 第68-69页 |
| ·抑制投机性的虚拟需求的金融办法 | 第68-69页 |
| ·加大金融监管力度,改进评估房地产抵押价值的方法 | 第69页 |
| ·税收政策 | 第69-71页 |
| ·土地政策 | 第71-73页 |
| ·土地供应角度 | 第71-72页 |
| ·关于隐形圈地 | 第72页 |
| ·实行土地年租制 | 第72-73页 |
| ·经济适用房的土地供应 | 第73页 |
| ·地租调控中的双重身份 | 第73页 |
| ·建立信息披露制度,提高对市场的分析和判断能力 | 第73-74页 |
| ·行政手段 | 第74-77页 |
| ·对开发商的盈利水平应作适当的限制 | 第74页 |
| ·延长一手房上市交换的期限 | 第74页 |
| ·严打无证销售 | 第74-75页 |
| ·领取预售证后一定日期之内必须开盘销售 | 第75页 |
| ·预留房源与预售许可必须同时申报 | 第75页 |
| ·打击房地产商的炒房行为 | 第75页 |
| ·规定代理商只能收取代理服务费 | 第75页 |
| ·用行政手段要解决住宅供需错位的问题 | 第75-77页 |
| ·政府房地产数据统计方法的改进 | 第77页 |
| ·提高杭州居民住宅有效购买力 | 第77-78页 |
| ·制定约束房地产投机炒作的法律规范 | 第78页 |
| ·扩大投资渠道 | 第78页 |
| ·治理杭州房地产泡沫对策建议的普遍意义 | 第78-80页 |
| 7 结论与讨论 | 第80-82页 |
| ·结论 | 第80页 |
| ·讨论 | 第80-82页 |
| 致谢 | 第82-84页 |
| 参考文献 | 第84-86页 |
| 附录 | 第86-89页 |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89-90页 |
| 发表文章 房地产泡沫及其成因分析 | 第90-92页 |
| 独创性声明 | 第92页 |
|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 第9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