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村义务教育投入的经济学分析
| 中文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9页 |
| 文献综述 | 第9-12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2-15页 |
|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第12页 |
| ·研究的问题和目的 | 第12-13页 |
| ·研究的范围和方法 | 第13页 |
| ·研究的结构和框架 | 第13-15页 |
| 第2章 经济理论基础 | 第15-22页 |
| ·公共物品理论 | 第15-18页 |
| ·有关概念及分类 | 第15页 |
| ·公共物品的特征 | 第15-17页 |
| ·公共物品的提供 | 第17-18页 |
| ·外部性理论 | 第18-22页 |
| ·外部性的涵义 | 第18-19页 |
| ·外部性的形式 | 第19页 |
| ·外部性的影响 | 第19-20页 |
| ·外部性的矫正 | 第20-22页 |
| 第3章 国内外义务教育发展沿革 | 第22-33页 |
| ·义务教育的内涵及特征 | 第22-23页 |
| ·义务教育投入与发展的重要意义 | 第23-24页 |
| ·我国义务教育发展沿革 | 第24-27页 |
| ·改革开放前我国义务教育发展沿革 | 第24-25页 |
| ·改革开放后我国义务教育发展沿革 | 第25-27页 |
| ·国外义务教育发展沿革 | 第27-31页 |
| ·发达国家义务教育发展沿革 | 第27-29页 |
| ·发展中国家义务教育发展沿革 | 第29-30页 |
| ·世界各国财政性义务教育投入分担结构 | 第30-31页 |
| ·国外义务教育发展对我国的启示 | 第31-33页 |
| 第4章 我国农村义务教育投入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33-51页 |
| ·我国农村义务教育投入存在的问题 | 第33-38页 |
| ·义务教育投入总量不足 | 第33-36页 |
| ·义务教育资金配置不公平 | 第36-38页 |
| ·农村义务教育资金使用效益不高 | 第38页 |
| ·我国农村义务教育投入不足的原因 | 第38-51页 |
| ·主观原因:经济人的自利行为 | 第39-42页 |
| ·客观原因:实现外部性的机会众多 | 第42-46页 |
| ·体制原因:财政投入体制设计不合理 | 第46-48页 |
| ·认识原因:对义务教育滞后危害忽视 | 第48-51页 |
| 第5章 我国农村义务教育投入不足导致的后果 | 第51-61页 |
| ·农村教师工资拖欠普遍 | 第51-52页 |
| ·农村教师素质难以提高 | 第52-53页 |
| ·教育条件差,危房率高 | 第53-55页 |
| ·农村义务教育负债严重 | 第55-56页 |
| ·农村学生辍学率反弹 | 第56-58页 |
| ·农民义务教育负担沉重 | 第58-60页 |
| ·小结 | 第60-61页 |
| 第6章 解决我国农村义务教育投入问题的依据与对策 | 第61-73页 |
| ·解决我国农村义务教育投入问题的依据 | 第61-63页 |
| ·解决我国农村义务教育投入问题的理论依据 | 第61-62页 |
| ·解决我国农村义务教育投入问题的现实依据 | 第62-63页 |
| ·解决我国农村义务教育投入问题的对策建议 | 第63-71页 |
| ·提升对我国农村义务教育的正确认识 | 第63-64页 |
| ·提高国家财政性教育教育投入的比重 | 第64-65页 |
| ·尽快制定和实施《义务教育投入法》 | 第65-66页 |
| ·实施地区和城乡间义务教育转移支付制度 | 第66-67页 |
| ·鼓励和扶持社会力量办学,增加投入途径 | 第67-68页 |
| ·采取非常措施解决农村学校教育债务问题 | 第68-69页 |
| ·改进和强化乡村教师培训,改革教育模式 | 第69-70页 |
| ·对贫困农户给予教育补助,实施免费教育 | 第70-71页 |
| ·建立科学的评价评估体系,加强社会监管 | 第71页 |
| 研究结语 | 第71-73页 |
| 参考文献 | 第73-76页 |
| 致谢 | 第76-77页 |
| 附: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目录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