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土桩复合地基三维弹塑性承载性状分析
引言 | 第1-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3页 |
1.1 问题的提出 | 第7-9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2页 |
1.3 本文主要研究工作 | 第12-13页 |
第二章 水泥土桩复合地基基本理论 | 第13-26页 |
2.1 水泥土桩复合地基加固机理分析 | 第13-15页 |
2.2 水泥土桩复合地基设计与计算 | 第15-20页 |
2.3 复合地基沉降计算 | 第20-26页 |
第三章 有限单元法与土的本构模型 | 第26-36页 |
3.1 引言 | 第26页 |
3.2 有限单元法 | 第26-29页 |
3.3 单元选择与位移模式 | 第29-33页 |
3.4 土的本构模型 | 第33-36页 |
第四章 弹塑性承载性状分析 | 第36-51页 |
4.1 ANSYS程序简介和计算模型 | 第36-40页 |
4.2 桩体模量对沉降特性和桩土应力特性的影响 | 第40-43页 |
4.3 桩长和置换率对复合地基沉降特性的影响 | 第43-45页 |
4.4 褥垫层对桩土应力的调节作用 | 第45-49页 |
4.5 小结 | 第49-51页 |
第五章 工程实例 | 第51-54页 |
5.1 工程概况 | 第51-52页 |
5.2 静载试验与有限元计算概况 | 第52页 |
5.3 试验结果与有限元计算结果比较 | 第52-54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4-57页 |
6.1 本文的主要工作和结论 | 第54-55页 |
6.2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 第55-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0页 |
致谢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