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1 前言 | 第10-23页 |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0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0-23页 |
1.2.1 植物基因工程技术的研究进展 | 第10-12页 |
1.2.2 农杆菌介导的植物基因转化研究进展 | 第12-15页 |
1.2.3 植物抗病毒基因工程的研究进展 | 第15-19页 |
1.2.4 马铃薯抗病毒基因工程的研究进展 | 第19-23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3-34页 |
2.1 材料与试剂 | 第23-24页 |
2.1.1 植物材料 | 第23页 |
2.1.2 菌株和质粒 | 第23页 |
2.1.3 试剂 | 第23页 |
2.1.4 仪器设备 | 第23-24页 |
2.2 实验方法 | 第24-28页 |
2.2.1 马铃薯再生体系的建立 | 第24-26页 |
2.2.2 遗传转化系统的优化 | 第26-28页 |
2.3 转化体的筛选与鉴定 | 第28-34页 |
2.3.1 选择压力的确定 | 第28页 |
2.3.2 PCR检测 | 第28-31页 |
2.3.3 PCR-Southern杂交(地高辛法) | 第31-34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34-47页 |
3.1 马铃薯再生体系的研究 | 第34-38页 |
3.1.1 茎段再生培养基的筛选 | 第34-37页 |
3.1.2 茎段外植体基因型的比较 | 第37页 |
3.1.3 薯块再生培养基的确定 | 第37-38页 |
3.1.4 薯块外植体基因型的比较 | 第38页 |
3.2 遗传转化影响因素的探讨 | 第38-43页 |
3.2.1 外植体类型对遗传转化的影响 | 第38-39页 |
3.2.2 农杆菌浓度及侵染时间对遗传转化的影响 | 第39-40页 |
3.2.3 预培养时间对遗传转化的影响 | 第40页 |
3.2.4 共培养时间对遗传转化的影响 | 第40-41页 |
3.2.5 脱菌抗生素对遗传转化的影响 | 第41-43页 |
3.3 转化体的筛选与鉴定 | 第43-47页 |
3.3.1 抗性选择标记(卡那霉素)适宜浓度的确定 | 第43-44页 |
3.3.2 PCR检测 | 第44-45页 |
3.3.3 PCR-Southern杂交 | 第45-47页 |
4 讨论 | 第47-50页 |
5 结论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7页 |
附录 | 第57-58页 |
图版 | 第58-61页 |
图版说明 | 第61-62页 |
致谢 | 第62-63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