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世界各国文化与文化事业论文--中国论文--文化事业史论文

胡适的科学文化观

序言第1-12页
第1章 文化与科学文化第12-23页
 1.1 文化与科学文化的定义第12-14页
  1.1.1 文化的定义第12-13页
  1.1.2 科学文化的定义第13-14页
 1.2 文化的发展必须科学化第14-20页
  1.2.1 中西文化的比较第14-17页
  1.2.2 中国传统文化的出路在于科学化第17-20页
 1.3 如何评价胡适全盘西化论第20-23页
第2章 科学的目的、特性和价值第23-28页
 2.1 科学的目的与特性第23-25页
  2.1.1 科学的目的是致知求真第23-24页
  2.1.2 科学的特性第24-25页
  2.1.3 胡适关于科学的目的和特性论述的不足第25页
 2.2 科学的价值第25-28页
  2.2.1 科学的教育价值第25-26页
  2.2.2 科学的审美价值第26页
  2.2.3 科学的价值在于为人类谋取更大的物质和精神利益第26-28页
第3章 科学方法是科学文化的核心第28-34页
 3.1 胡适提倡的科学方法第28-31页
  3.1.1 实验主义第28-30页
  3.1.2 假说主义第30-31页
 3.2 胡适的科学方法观第31-34页
  3.2.1 胡适的科学方法观第31-32页
  3.2.2 如何评价胡适的科学方法观第32-34页
第4章 科学精神是科学文化的精髓第34-40页
 4.1 胡适提倡的科学精神第34-38页
  4.1.1 怀疑精神第34-37页
  4.1.2 创新精神第37页
  4.1.3 求实精神第37-38页
 4.2 胡适倡导科学精神的价值第38-40页
第5章 科学有益于人生与民主第40-48页
 5.1 胡适的科学人生观第40-43页
  5.1.1 科学人生观产生的背景第40-41页
  5.1.2 科学人生观第41-42页
  5.1.3 对胡适科学人生观的评价第42-43页
 5.2 民主与科学的关系第43-48页
  5.2.1 中国是一个缺乏民主的国家第43-44页
  5.2.2 民主的推广要靠科学的发展第44-46页
  5.2.3 余论第46-48页
后记第48-52页
参考文献第52-54页
致谢第54-55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55页

论文共5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高速公路路基水破坏原理与计算分析
下一篇:孔子德育思想及其现代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