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5页 |
| 目录 | 第5-8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2页 |
| ·引言 | 第8页 |
| ·嵌入式无线点菜的简介 | 第8-9页 |
| ·嵌入式无线点菜机的特点、发展现状 | 第9-10页 |
| ·论文的主要工作 | 第10-12页 |
| 第二章 嵌入式系统的概述 | 第12-22页 |
| ·嵌入式系统简介 | 第12-14页 |
| ·什么是嵌入式系统 | 第12-13页 |
| ·嵌入式系统的特点 | 第13-14页 |
| ·嵌入式系统的应用领域 | 第14-15页 |
| ·嵌入式系统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 | 第15-18页 |
| ·嵌入式系统的现状 | 第15-17页 |
| ·嵌入式系统的发展趋势 | 第17-18页 |
| ·嵌入式微处理器 | 第18-19页 |
| ·基于ARM架构的微处理器 | 第18-19页 |
| ·ARM微处理器的特点 | 第19页 |
| ·基于ARM的嵌入式操作系统 | 第19-22页 |
| ·μC/OS-Ⅱ的性能和特点 | 第19-20页 |
| ·μCLinux的性能和特点 | 第20-22页 |
| 第三章 嵌入式无线点菜机的硬件设计 | 第22-38页 |
| ·无线点菜机硬件系统组成及功能分配 | 第22页 |
| ·Samsung S3C44B0X选择及功能 | 第22-24页 |
| ·电源 | 第24-25页 |
| ·充电部分 | 第24页 |
| ·3.3V电源 | 第24-25页 |
| ·1.8V内核电源 | 第25页 |
| ·时钟与实时时钟 | 第25-26页 |
| ·存储器资源分配 | 第26-29页 |
| ·FLASH | 第27-28页 |
| ·SDRAM.21 | 第28页 |
| ·NAND FLASH | 第28-29页 |
| ·LCD显示 | 第29-30页 |
| ·触摸屏 | 第30-32页 |
| ·无线通信 | 第32-35页 |
| ·nRF24E1简介 | 第32-33页 |
| ·无线点菜机的无线通信模块 | 第33-35页 |
| ·无线接入点 | 第35页 |
| ·USB接口 | 第35-36页 |
| ·音频接口 | 第36-38页 |
| 第四章 嵌入式无线点菜机操作系统的移植 | 第38-54页 |
| ·嵌入式操作系统的选择 | 第38-44页 |
| ·μCLinux的历史 | 第38-39页 |
| ·μCLinux的特征 | 第39-42页 |
| ·μCLinux应用特征 | 第39-40页 |
| ·μCLinux设计特征 | 第40-42页 |
| ·μCLinux组成结构 | 第42-44页 |
| ·μCLinux系统组成 | 第42页 |
| ·μCLinux内核结构 | 第42-44页 |
| ·μCLinux文件目录结构 | 第44页 |
| ·系统引导程序的选择 | 第44-49页 |
| ·系统引导程序的说明 | 第44-45页 |
| ·系统引导程序功能设计 | 第45-46页 |
| ·开源bootloader | 第46-49页 |
| ·在宿主机上交叉编译环境的建立 | 第49页 |
| ·bootloader在s3c44b0x上的移植 | 第49-51页 |
| ·μCLinux在s3c44b0x上的移植 | 第51-54页 |
| 第五章 嵌入式无线点菜机软件系统的实现 | 第54-68页 |
| ·在μCLinux内核中添加sqlite数据库 | 第54-55页 |
| ·在μCLinux内核中添加Microwindows图形化界面 | 第55-58页 |
| ·无线通信的实现 | 第58-64页 |
| ·服务器软件的工作流程及其实现 | 第64-68页 |
| 第六章 总结 | 第68-69页 |
| ·全文总结 | 第68页 |
|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工作 | 第68-69页 |
| 参考文献 | 第69-72页 |
| 附录1 (作者在攻渎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2页 |
| 附录2 无线通信模块PCB图 | 第72页 |
| 附录3 无线点菜机PCB图 | 第72-73页 |
| 附录4 无线点菜机电路板实物图 | 第73-74页 |
| 致谢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