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引言 | 第1-10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6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6-9页 |
1.3 研究目标 | 第9-10页 |
第2章 知识产权与国际竞争力的理论评述 | 第10-29页 |
2.1 知识产权的涵义与性质 | 第10-13页 |
2.1.1 知识产权的涵义 | 第10-11页 |
2.1.2 知识产权的性质 | 第11-13页 |
2.2 知识产权与技术进步的互动关系 | 第13-15页 |
2.2.1 知识产权对技术进步的推动作用 | 第13-14页 |
2.2.2 技术进步对知识产权的推动作用 | 第14-15页 |
2.3 知识产权与法律完善的互动关系 | 第15-17页 |
2.3.1 知识产权对法律完善的促进作用 | 第15-16页 |
2.3.2 法律完善对知识产权的促进作用 | 第16-17页 |
2.4 知识产权与经济增长的互动关系 | 第17-20页 |
2.4.1 知识产权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 | 第17-20页 |
2.4.2 经济增长对知识产权的推动作用 | 第20页 |
2.5 知识产权与国际竞争力的关联效应 | 第20-29页 |
2.5.1 国际竞争力的界定 | 第20-22页 |
2.5.2 传统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 | 第22-24页 |
2.5.3 改进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 | 第24-27页 |
2.5.4 融入知识产权的国家创新体系 | 第27-29页 |
第3章 知识产权与国际竞争力的实证研究 | 第29-53页 |
3.1 知识产权与国际竞争力的计量经济模型 | 第29-39页 |
3.1.1 以知识产权为基础的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 第29-34页 |
3.1.2 知识产权与国际竞争力相关关系的计量经济模型 | 第34-39页 |
3.2 中外知识产权保护状况的比较 | 第39-46页 |
3.2.1 思科诉华为案例简介 | 第39页 |
3.2.2 案例主要结论 | 第39-43页 |
3.2.3 知识产权保护状况的中外比较 | 第43-46页 |
3.3 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与提升国际竞争力 | 第46-53页 |
3.3.1 以汽车产业为例 | 第47-49页 |
3.3.2 以信息产业为例 | 第49-50页 |
3.3.3 以企业为例 | 第50-53页 |
第4章 基于国际竞争力的知识产权战略思路 | 第53-61页 |
4.1 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目标、步骤和措施 | 第53-55页 |
4.2 区域知识产权战略 | 第55-57页 |
4.3 行业知识产权战略目标、步骤和措施 | 第57-58页 |
4.4 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目标、步骤和措施 | 第58-61页 |
第5章 研究总结与展望 | 第61-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6页 |
附录 (一) | 第66-71页 |
附录 (二) | 第71-72页 |
致谢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