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沌序列及其在通信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3页 |
1.1 写作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9页 |
1.2 混沌保密通信的研究动态 | 第9-12页 |
1.2.1 混沌保密通信的发展 | 第10页 |
1.2.2 混沌保密通信的方法 | 第10-11页 |
1.2.3 混沌在通信中的应用 | 第11-12页 |
1.3 本文的目的和安排 | 第12-13页 |
第二章 混沌基本知识 | 第13-23页 |
2.1 混沌定义 | 第13-16页 |
2.1.1 Li-Yorke定义 | 第14页 |
2.1.2 Devaney的混沌定义 | 第14-15页 |
2.1.3 物理学上的混沌定义 | 第15-16页 |
2.2 混沌的基本特征 | 第16-17页 |
2.2.1 对初值的极端敏感性 | 第16页 |
2.2.2 内随机性 | 第16页 |
2.2.3 分维性 | 第16-17页 |
2.2.4 普适性和 Feigenbaum常数 | 第17页 |
2.2.5 标度性 | 第17页 |
2.3 几种常见的混沌系统 | 第17-23页 |
2.3.1 洛伦兹混沌系统 | 第17-19页 |
2.3.2 超混沌 LC振子 | 第19-23页 |
第三章 混沌二相扩频序列的产生和伪随机性能分析 | 第23-37页 |
3.1 混沌扩频序列的产生 | 第23-29页 |
3.1.1 几种常用的混沌映射模型 | 第23-26页 |
3.1.2 变参 Tent混沌映射 | 第26-28页 |
3.1.3 二相馄沌扩频序列 | 第28-29页 |
3.2 混沌扩频序列的性能分析 | 第29-36页 |
3.2.1 平衡特性 | 第29页 |
3.2.2 奇/偶相关特性 | 第29-33页 |
3.2.3 游程特性 | 第33-34页 |
3.2.4 移位特性 | 第34页 |
3.2.5 自相关旁瓣和互相关均方值 | 第34-36页 |
3.3 本章结论 | 第36-37页 |
第四章 混沌直扩通信系统中的仿真 | 第37-47页 |
4.1 扩频通信简介 | 第37-40页 |
4.1.1 扩频通信的理论基础 | 第37-38页 |
4.1.2 扩频通信的主要特点 | 第38-39页 |
4.1.3 扩频通信的工作原理 | 第39页 |
4.1.4 扩频通信的分类 | 第39-40页 |
4.2 混沌直扩通信系统仿真 | 第40-46页 |
4.2.1 单用户误码率仿真分析 | 第41-42页 |
4.2.2 抗多址干扰性能分析 | 第42-45页 |
4.2.3 抗多径干扰性能分析 | 第45-46页 |
4.3 本章结论 | 第46-47页 |
第五章 超混沌在活动图像加密中的若干研究 | 第47-53页 |
5.1 基于超混沌序列的活动图像加密解密方法 | 第47-50页 |
5.1.1 超混沌序列的产生 | 第48页 |
5.1.2 加密矩阵的实现 | 第48-49页 |
5.1.3 加密/解密方法 | 第49-50页 |
5.2 仿真的实验结果 | 第50-51页 |
5.3 本章结论 | 第51-53页 |
结语 | 第53-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60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0-61页 |
致谢 | 第61-62页 |
湖南师范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