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插图索引 | 第10-11页 |
附表索引 | 第11-12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25页 |
1.1 炼油设备的硫化氢腐蚀 | 第12-16页 |
1.1.1 硫化氢腐蚀的形成原因 | 第12页 |
1.1.2 硫化氢腐蚀的分类 | 第12-13页 |
1.1.3 硫化氢腐蚀的形态以及发生的部位 | 第13-14页 |
1.1.4 硫化氢腐蚀渗氢对金属的影响 | 第14-16页 |
1.2 硫化氢电化学腐蚀机理 | 第16-18页 |
1.2.1 酸性H_2S溶液中钢铁的腐蚀行为 | 第16-17页 |
1.2.2 碱性H_2S溶液中钢铁的腐蚀行为 | 第17页 |
1.2.3 不同pH值H_2S溶液中碳钢的腐蚀电化学行为 | 第17-18页 |
1.2.4 硫化氢中钢铁的阳极过程 | 第18页 |
1.3 钢中氢含量取样测定的方法 | 第18-19页 |
1.3.1 氢在钢中的提取方法 | 第18页 |
1.3.2 氢在钢中的定量分析 | 第18-19页 |
1.4 氢传感器在腐蚀监测中的应用现状 | 第19-23页 |
1.4.1 压力型氢探头 | 第19-20页 |
1.4.2 真空型氢探头 | 第20-21页 |
1.4.3 电化学氢探头 | 第21-23页 |
1.5 本研究课题的任务及主要研究内容 | 第23-25页 |
1.5.1 本研究课题的任务 | 第23-24页 |
1.5.2 研究内容 | 第24-25页 |
第2章 工作总体思路与实验设计 | 第25-29页 |
2.1 工作总体思路与具体内容 | 第25-27页 |
2.2 实验方法及仪器 | 第27-29页 |
2.2.1 实验溶液的制备 | 第27页 |
2.2.2 电化学实验方法及仪器 | 第27-29页 |
第3章 三镍电极Devanathan电池的氢渗透检测方法研 | 第29-36页 |
3.1 前言 | 第29页 |
3.2 集氢面镀镍工艺的研究 | 第29-34页 |
3.2.1 集氢面镀镍的作用 | 第29-31页 |
3.2.2 集氢面镀镍工艺 | 第31-32页 |
3.2.3 电镀时间对氢渗透测量的影响 | 第32-33页 |
3.2.4 原子氢的最佳氧化电势 | 第33-34页 |
3.3 参比电极的选择 | 第34-35页 |
3.4 小结 | 第35-36页 |
第4章 氢在钢中低温扩散系数 | 第36-45页 |
4.1 氢的扩散方程 | 第36页 |
4.2 氢渗透速率的电化学检测原理 | 第36-43页 |
4.2.1 测量氢扩散系数的方法 | 第38-39页 |
4.2.2 表观扩散系数与氢陷阱 | 第39页 |
4.2.3 氢在A_3、16MnR、20G和08F钢样的低温扩散 | 第39-43页 |
4.3 小结 | 第43-45页 |
第5章 16MnR钢硫化氢腐蚀速率与氢渗透规律的研究 | 第45-57页 |
5.1 318K温度下16MnR腐蚀模拟实验 | 第45-48页 |
5.1.1 腐蚀速率与H_2S浓度的关系 | 第45-46页 |
5.1.2 稳态渗氢电流密度与H_2S浓度之间的关系 | 第46-47页 |
5.1.3 16MnR钢腐蚀速率随稳态渗氢电流密度变化的对应方程 | 第47页 |
5.1.4 氢渗透效率讨论 | 第47-48页 |
5.2 16MnR钢腐蚀速率和稳态氢渗透电流密度与温度之间关系 | 第48-55页 |
5.2.1 16MnR钢腐蚀速率和温度之间关系 | 第48-50页 |
5.2.2 16MnR钢在硫化氢溶液中腐蚀反应的实验平衡常数 | 第50-52页 |
5.2.3 氢渗透电流密度、吸附的原子氢及硫化氢浓度之间的计量关系 | 第52-53页 |
5.2.4 16MnR钢腐蚀速率与氢渗透电流密度和温度之间的关系 | 第53页 |
5.2.5 误差分析 | 第53-55页 |
5.3 小结 | 第55-57页 |
第6章 硫化氢腐蚀监测钯合金膜氢传感器 | 第57-67页 |
6.1 钯合金膜传感器渗氢监测原理 | 第57-58页 |
6.2 现场监测硫化氢腐蚀速率方程 | 第58-59页 |
6.3 钯合金膜传感器的设计 | 第59-60页 |
6.4 传感器工作原理 | 第60-61页 |
6.5 传感器的性能实验 | 第61-64页 |
6.5.1 钯合金膜传感器的背景电流 | 第61-62页 |
6.5.2 钯合金膜传感器受温度冲击对信号的影响研究 | 第62页 |
6.5.3 响应时间与稳态时间和稳态电流密度分析 | 第62-64页 |
6.5.4 传感器重现性实验 | 第64页 |
6.6 传感器的现场监测试验结果分析 | 第64-65页 |
6.7 小结 | 第65-67页 |
第7章 探测仪软硬件系统设计 | 第67-72页 |
7.1 引言 | 第67页 |
7.2 软件设计 | 第67-69页 |
7.2.1 程序设计原理 | 第67页 |
7.2.2 软件流程 | 第67-69页 |
7.3 系统硬件配制 | 第69-70页 |
7.3.1 钯合金膜传感器 | 第70页 |
7.3.2 恒电位仪电脑系统 | 第70页 |
7.3.3 参数输入 | 第70页 |
7.3.4 显示部分 | 第70页 |
7.3.5 输出控制与打印机部分 | 第70页 |
7.4 信号传送距离的影响 | 第70页 |
7.5 小结 | 第70-72页 |
结论 | 第72-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80页 |
致谢 | 第80-81页 |
附录A(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