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3页 |
绪论: 文献综述 | 第13-23页 |
一、现实背景与意义 | 第13-15页 |
二、为何要以精神病人权利及其立法为例证 | 第15-16页 |
三、国内外的研究现状以及本文可能有的创新 | 第16-20页 |
(一) 就伦理、道德与法律的关系问题上的研究 | 第16-18页 |
(二) 对精神卫生立法问题的研究 | 第18-19页 |
(三) 当前对权利问题的研究 | 第19-20页 |
四、写作思路及论文架构 | 第20-23页 |
上篇 权利秩序的伦理-法律原理 | 第23-88页 |
第一章 权利与权利秩序的伦理-法律分析 | 第23-33页 |
第一节 权利概念的伦理一法律分析 | 第23-29页 |
一、权利的不可定义性及权利要素分析法 | 第23-26页 |
二、对现有各种有关权利要素之主张的反思 | 第26-27页 |
三、权利的本质要素是正当 | 第27-29页 |
第二节 秩序与权利秩序的伦理-法律分析 | 第29-32页 |
一、秩序与社会秩序 | 第29-30页 |
二、成己、成人与权利秩序 | 第30-31页 |
三、自生自发的权利秩序与人为的权利秩序 | 第31-32页 |
本章结语 | 第32-33页 |
第二章 规律与权利秩序的生成 | 第33-45页 |
第一节 权利秩序的内在规律 | 第33-36页 |
一、本质联系-规律-内在秩序-外在秩序 | 第33-34页 |
二、人伦关系-人伦之理-伦理-人伦秩序中的规律(人际律) | 第34-36页 |
第二节 权利秩序的生成 | 第36-41页 |
一、伦理权利秩序的生成 | 第36-39页 |
二、法律权利秩序的生成 | 第39-41页 |
第三节 伦理权利秩序与法律权利秩序之关系 | 第41-44页 |
一、由自生自发的伦理权利秩序到人为的法律权利秩序 | 第41-42页 |
二、作为法律与伦理整合点的权利 | 第42-44页 |
本章结语 | 第44-45页 |
第三章 权利秩序的发现 | 第45-60页 |
第一节 人际律的特质及其对权利秩序的要求 | 第45-46页 |
一、人际律的特质:“存在的法”与“应然的法”之间的紧张 | 第45页 |
二、化解紧张的制度设计:实现由伦理权利秩序到法律权利秩序的转变 | 第45-46页 |
第二节 立法权专属的伦理正当性 | 第46-50页 |
一、立法的形上规定 | 第46-47页 |
二、人际律的特质决定了立法权的专属性 | 第47-48页 |
三、立法权专属、立法正统性与代议制的价值理性基础 | 第48-50页 |
第三节 立法之合理性价值的明确 | 第50-55页 |
一、立法的合理性价值的概念分析 | 第50-51页 |
二、对有关立法合理性价值基础的代表性学说的分析 | 第51-52页 |
三、立法的合理性价值基础在伦理权利 | 第52-54页 |
四、为何立法的合理性价值基础不在伦理义务? | 第54-55页 |
第四节 立法过程中的伦理论证:伦理学对立法的贡献 | 第55-59页 |
一、代议制的局限与伦理的培训和教育 | 第55-56页 |
二、立法过程中的伦理论证和分析 | 第56-57页 |
三、立法的伦理论证与听证制度的合理性 | 第57-59页 |
本章结语 | 第59-60页 |
第四章 对立法真理性的校验与权利秩序的再发现 | 第60-76页 |
第一节 立法的真理性与黑格尔的悖论 | 第60-63页 |
一、法的发展过程需要否定之否定环节 | 第60-62页 |
二、黑格尔的悖论 | 第62-63页 |
第二节 作为否定之否定环节的司法 | 第63-66页 |
一、作为否定之否定环节的法院司法 | 第63-66页 |
二、作为否定之否定环节的司法是对权利秩序的矫正 | 第66页 |
第三节 法治社会中的法院司法至上与德性法官之治之必然 | 第66-71页 |
一、法治的价值超越与法治之底 | 第67-68页 |
二、法治之底的确立:从国家机关之治、人民之治到德性法官之治 | 第68-71页 |
三、人性恶、司法权的特质与法官之治之可能 | 第71页 |
第四节 德性法官与权利秩序 | 第71-75页 |
一、法官德性之培育 | 第72-73页 |
二、法官德性之假设 | 第73-75页 |
本章结语 | 第75-76页 |
第五章 权利秩序的破坏、纠正及新的否定之否定 | 第76-88页 |
第一节 权利秩序的破坏 | 第76-78页 |
一、权利秩序的破坏和新的否定之否定的开始 | 第76-77页 |
二、权利秩序的否定性因素:精神病人的破坏与非精神病人的破坏 | 第77-78页 |
第二节 权利秩序对规范化权力的否定与扬弃 | 第78-83页 |
一、作为否定环节的规范化权力:法律惩诫和精神病学诊治 | 第78-81页 |
二、规范化权力的异化:由肯定性力量向否定性力量的蜕变 | 第81-83页 |
第三节 权利秩序对规范化权力的否定之否定 | 第83-86页 |
一、对规范化权力的否定之否定 | 第83-84页 |
二、对异化的精神疾病诊治权的失控 | 第84-86页 |
本章结语 | 第86-88页 |
下篇 权利秩序下精神疾病诊治的伦理-法律分析 | 第88-154页 |
第六章 权利秩序与精神疾病诊治权 | 第88-103页 |
第一节 精神疾病:客观的存在?还是虚构的神话? | 第88-92页 |
一、是精神,还是心理 | 第88-89页 |
二、精神疾病:是客观的存在?还是虚构的神话? | 第89-92页 |
第二节 精神疾病诊治:科学的判断?价值的判断? | 第92-98页 |
一、精神疾病:科学的判断? | 第92-96页 |
二、精神疾病诊治:价值的判断? | 第96-97页 |
三、精神疾病诊治:基于科学认识基础上的价值判断 | 第97-98页 |
第三节 权利秩序中的精神疾病诊治与社会控制:对精神的强制与否定 | 第98-102页 |
一、权利秩序需要社会控制 | 第99-100页 |
二、作为社会控制手段的精神病学:对精神的强制与否定 | 第100-101页 |
三、权利秩序中精神疾病诊治的伦理后果 | 第101-102页 |
本章结语 | 第102-103页 |
第七章 精神病人的“非人化”与客体化及其向权利秩序的回归 | 第103-119页 |
第一节 理性、自主与奴役—精神病人的非人化与客体化 | 第104-108页 |
一、人是理性—人对自身的定位 | 第104-105页 |
二、理性、自主与精神病人的“非人化” | 第105-107页 |
三、精神病学对精神的奴役与精神病人的客体化 | 第107-108页 |
第二节 精神病人向权利秩序的回归与精神病人的“人化” | 第108-113页 |
一、精神病人向权利秩序回归的伦理正当性 | 第108-110页 |
二、人性的再认识与精神病人的“人化” | 第110-113页 |
第三节 精神病的治疗与精神病人向权利秩序的回归 | 第113-118页 |
一、精神病人人性的承认与人性化医疗模式 | 第113-115页 |
二、由医学科学向医学人学转变的医学教育模式 | 第115-116页 |
三、人之社会性、人性成长需要与社区医疗的伦理正当性 | 第116-118页 |
本章结语 | 第118-119页 |
第八章 精神卫生立法的伦理使命 | 第119-132页 |
第一节 精神卫生立法中的伦理矛盾 | 第119-123页 |
一、精神卫生立法是对精神卫生关系人伦秩序的发现和记载 | 第119-120页 |
二、精神卫生关系的特殊性 | 第120-122页 |
三、三维的精神卫生关系中的伦理矛盾 | 第122-123页 |
第二节 精神卫生立法的伦理使命 | 第123-130页 |
一、精神卫生关系的核心是病人或疑似病人与社会之间的伦理矛盾关系 | 第123-125页 |
二、精神卫生关系的根本问题是伦理权利冲突 | 第125-127页 |
三、精神卫生立法的伦理使命在于病人伦理权利的确认和保护 | 第127-130页 |
本章结语 | 第130-132页 |
第九章 精神病人权利的伦理正当性 | 第132-143页 |
第一节 由共享的人性到平等权 | 第132-133页 |
一、平等权的伦理根据:共享的人性尊严 | 第132-133页 |
二、由精神病人的共享人性到精神病人平等权 | 第133页 |
第二节 意志的自我实现与自由自主权 | 第133-137页 |
一、自由权的伦理根据:意志的自我实现 | 第133-135页 |
二、自主权 | 第135页 |
三、精神病人的自由自主权 | 第135-137页 |
第三节 作为基本善的医疗、人性需要与精神病人的医疗权 | 第137-142页 |
一、医疗权的伦理根据:人性对作为基本善的医疗的需要 | 第137-139页 |
二、对否定医疗权主张的驳斥 | 第139-141页 |
三、精神病人的医疗权 | 第141-142页 |
本章结语 | 第142-143页 |
第十章 法律干预精神疾病诊治的伦理正当性 | 第143-154页 |
第一节 从三维权利结构看法律干预精神疾病诊治权的伦理正当性 | 第143-148页 |
一、由伦理上的平等到法律上的平等 | 第143-144页 |
二、由伦理上的自由自主到法律上的自由自主权 | 第144-145页 |
三、自主权以及对强制诊治进行法律规制的伦理正当性 | 第145-147页 |
四、由伦理上的医疗权到法律上的医疗权 | 第147-148页 |
第二节 对精神疾病诊治进行司法审查的伦理正当性 | 第148-153页 |
一、司法审查的内容和目的 | 第148-149页 |
二、司法审查的伦理正当性 | 第149-150页 |
三、对司法审查伦理正当性的质疑及其反驳 | 第150-153页 |
本章结语 | 第153-154页 |
结论 | 第154-158页 |
一、全文的结论及其主要观点 | 第154-156页 |
二、本文研究结论的价值 | 第156页 |
三、本文研究的不足 | 第156-158页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158-167页 |
作者简介及在校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 第167-169页 |
谢辞 | 第1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