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 第1-8页 |
第一章 工作区地层概况 | 第8-13页 |
第一节 白垩纪地层概况 | 第8-9页 |
第二节 泉头组地层 | 第9-11页 |
一、泉头组的建立 | 第9页 |
二、泉头组特征 | 第9-10页 |
三、泉头组时代 | 第10-11页 |
第三节 地层剖面 | 第11-13页 |
第二章 兽脚类恐龙研究综述 | 第13-24页 |
第一节 恐龙的分类与演化 | 第13-15页 |
一、恐龙的分类 | 第13-14页 |
二、恐龙的演化 | 第14-15页 |
第二节 兽脚类恐龙的分类 | 第15-19页 |
一、艾雷拉龙 | 第15-16页 |
二、角鼻龙 | 第16-17页 |
三、坚尾龙 | 第17-19页 |
第三节 中国兽脚类恐龙的研究历史 | 第19-24页 |
一、萌芽阶段 | 第19-20页 |
二、奠基阶段 | 第20-21页 |
三、发展阶段 | 第21-24页 |
第三章 兽脚类恐龙牙齿研究 | 第24-30页 |
第一节 恐龙牙齿研究概述 | 第24-26页 |
第二节 兽脚类恐龙牙齿研究概述 | 第26-30页 |
一、小型兽脚类恐龙牙齿特征 | 第27-28页 |
二、大型兽脚类恐龙牙齿特征 | 第28-30页 |
第四章 公主岭地区早白垩世兽脚类恐龙牙齿化石系统分类 | 第30-36页 |
第一节 肉食龙类牙齿化石 | 第30-34页 |
第二节 暴龙类牙齿化石 | 第34-36页 |
第五章 关于早白垩世大型兽脚类恐龙分布与演化的讨论 | 第36-41页 |
第一节 关于异特龙类分布与演化的讨论 | 第36-37页 |
一、异特龙类的分布 | 第36页 |
二、异特龙类的演化 | 第36-37页 |
第二节 关于早白垩世暴龙类分布与演化的讨论 | 第37-38页 |
第三节 公主岭早白垩世兽脚类恐龙动物群组合特征及意义 | 第38-41页 |
结束语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7页 |
图版说明及图版 | 第47-51页 |
附表 | 第51-53页 |
中文摘要 | 第53-55页 |
英文摘要 | 第55-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