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8页 |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高温β-半乳糖苷酶的简介和研究进展 | 第9-13页 |
·高温β-半乳糖苷酶的来源和性质 | 第9-10页 |
·高温β-半乳糖苷酶的应用优势 | 第10-11页 |
·高温乳糖酶的基因工程研究 | 第11-13页 |
·枯草芽孢杆菌表达系统的简介 | 第13-17页 |
·枯草芽孢杆菌表达系统的主要优点 | 第13页 |
·枯草杆菌中的质粒载体 | 第13-14页 |
·外源基因在枯草芽孢杆菌中的表达 | 第14-16页 |
·异源启动子及表达信号在枯草杆菌中的使用 | 第16-17页 |
·枯草杆菌系统存在的一些问题 | 第17页 |
·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第二章 耐热β-半乳糖苷酶bgaB 基因在枯草芽孢杆菌中的表达 | 第18-26页 |
·引言 | 第18页 |
·材料和方法 | 第18-22页 |
·菌株和质粒 | 第18页 |
·酶、试剂和试剂盒 | 第18-19页 |
·培养基和缓冲液 | 第19页 |
·主要仪器 | 第19-20页 |
·实验方法 | 第20-22页 |
·大肠杆菌TGI 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 第20页 |
·质粒DNA 操作技术 | 第20页 |
·枯草杆菌W8600 感受态细胞的制备与转化 | 第20页 |
·bgaB 基因的PCR 扩增 | 第20-21页 |
·表达质粒pZ01-bgaB 的构建 | 第21页 |
·质粒稳定性的检验 | 第21-22页 |
·菌体破胞和粗酶液的提取 | 第22页 |
·耐热乳糖酶的酶活检测 | 第22页 |
·SDS-PAGE 电泳 | 第22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22-25页 |
·表达质粒pZ01-bgaB 的鉴定 | 第22-23页 |
·重组质粒的稳定性研究 | 第23页 |
·重组枯草杆菌的生长和产酶曲线 | 第23-24页 |
·重组β-半乳糖苷酶的SDS-PAGE 电泳 | 第24页 |
·重组β-半乳糖苷酶的热稳定性检验 | 第24-25页 |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第三章 嗜热脂肪芽孢杆菌启动子的克隆及在枯草杆菌中的适用性研究 | 第26-35页 |
·引言 | 第26页 |
·材料和方法 | 第26-31页 |
·菌株和质粒 | 第26-27页 |
·酶、引物及试剂 | 第27页 |
·嗜热脂肪芽孢杆菌基因组DNA 的提取 | 第27页 |
·枯草芽孢杆菌的电转化 | 第27页 |
·bgaB 基因启动子的PCR 扩增 | 第27-28页 |
·pMK4-bgaB1、pUT-E 和pMK4-bgaB2 的构建 | 第28-30页 |
·蛋白含量的测定 | 第30页 |
·表达质粒pF01-bgaB 的构建 | 第30-31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1-34页 |
·重组质粒pUT-E 的鉴定 | 第31页 |
·pMK4-bgaB1 和pMK4-bgaB2 的鉴定 | 第31-32页 |
·枯草杆菌宿主的转化和表达检验 | 第32-33页 |
·讨论 | 第33页 |
·表达质粒pF01-bgaB 的构建和三支菌株的表达比较 | 第33-34页 |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第四章 耐热β-半乳糖苷酶基因在枯草杆菌中的分泌表达尝试 | 第35-43页 |
·引言 | 第35页 |
·材料和方法 | 第35-39页 |
·菌株和质粒 | 第35-36页 |
·酶和试剂 | 第36页 |
·引物 | 第36页 |
·枯草杆菌质粒的提取 | 第36页 |
·重组质粒pZP01-bgaB 的构建 | 第36-37页 |
·重组质粒pUH-bagB 的构建 | 第37-38页 |
·W8600/pUH-bagB 表达产物的诱导和检验 | 第38-39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9-42页 |
·表达质粒pZP01-bgaB 的鉴定 | 第39页 |
·表达质粒pUH-bgaB 的构建鉴定 | 第39-40页 |
·表达产物的分析检验 | 第40-41页 |
·分析讨论 | 第41-42页 |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主要结论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50页 |
致谢 | 第50-5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或录用)的论文清单 | 第51-52页 |
附录 | 第52-54页 |